昌乐县西湖小学“三问”活动调查报告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不断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有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按照县教育局“三问三解”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现就开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调查报告如下。
一、开展“三问”活动的背景和重大意义
我校开展的“三问”活动,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转变工作作风、服务群众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创先争优、密切干群关系、促进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建校两年来,学校立足常规求特色、科学发展谋创新、凝神聚力促发展,学校各方面都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但是我们清醒地看到,我校现状与人民群众期待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通过开展“三问”活动,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家校联系、促进学校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调查内容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围绕建设特色学校的定位,以服务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社会和谐为主题,解放思想,求实创新,转变作风、解决难题、惠及民生,密切联系群众,促进干部思想上为民利民、工作上惠民富民、作风上亲民爱民,努力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凝聚人心,不断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彰显活动成效,让群众真正得实惠。
(二)主要任务
1、开展“三问”摸实情。要坚持把广大群众利益摆在各项工作的核心位置。深入推进“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组织干部深入基层,进群众门、说百姓话,深入院落、基层单位,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
坚持问政于民,了解群众对党的大政方针知晓情况以及学校政策落实情况。
坚持问需于民,了解群众在孩子上学、学习状况等方面面临的实际困难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
坚持问计于民,听取群众对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意见建议,汲取群众破解难题、化解矛盾的智慧和办法。
2、惠及民生求实效。通过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文化、送温暖等形式,积极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改善民生福祉、发展教育体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协调安排,满足群众多方面的需要。整合各类资源,解决一批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推进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发掘文化资源,倡导文明新风,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
三、调查过程、总结和建议
(一)调查范围
1、参与人员:学校中层领导干部。
2、联系对象:在我校就读的学生家长及部分社会人员。
3、发放并收回调查表1000余份。
(二)调查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
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重点做好制定方案、动员部署和组织学习工作,召开动员大会,对“三问”作出安排部署,搞好宣传发动,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结合实际,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党员大会,动员组织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三问”活动中来。
深入基层开展走访调研活动,针对基层群众关心的各类问题,认真进行走访,摸清底子。
2、问民情、采民意。深入群众,把调研走访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深入开展“三问”活动,切实摸清楚我镇居民的生活现状和存在的现实问题。着眼于凝聚人心、化解矛
三问三解活动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