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头法”在借贷记账法教学中的创新应用.doc“箭头法”在借贷记账法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一、“箭头法”概念
箭头法是用箭头的左、右方向表示会计要素代表业务内容增减的不同情况,以资产负债表的中轴线为基准线,会计要素增加时,箭头方向向外侧扩张;会计要素减少时,箭头方向向内侧收缩;最后将业务对应的会计要素进行整理,向左的会计科目记人借方,向右的会计科目记入贷方。它具体运用于借贷记账法的教学过程中,旨在更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账法时对借、贷方向迷惑不清的问题而独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原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教师过度强调会计的传统教法,忽略了学生固有的汉语习惯对会计术语词意的本能联想。多数会汁专业老师缺乏企业会计实务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强调“借”、“贷”只表示记账符号、账户的方向,与账户下业务的增减无关。这本身忽略了汉语中关于“借”、“贷”最基本的含义。汉语长期的语言环境和先人为主的特点,使学生较容易按照“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的思路来进行,这固然不正确,却现实存在。所以需要考虑汉语言的因素,加以引导,寻找解决方案。
二是现有教材在内容编排方面重理论而轻实践,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对于会计业务增、减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化与会计科目借、贷之间的关系,现有的教材没有关联度很高的归类,不利于初学者掌握和应用。与之相对应,教师授课时,只强调“借”、“贷”已完全失去其原始的字面意义而变成一种纯粹的记账符号或会计专门用语,告诉学生“借”、“贷”的方向与账户下业务的增减无关。但是“借”、“贷”方向与什么有关,则没有说明。如某企业取得销售收入50万元,货款尚未收回,增值税率17%。许多学生可以分析出此业务会引起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和应收账款的增加,也会计算销项税为500000×7%=85000,但是却往往会做出这样的错误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85000
贷:应收账款
585000
在长期的教学观察中,笔者注意到主要因为初学者理不清会计业务具体事项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与
“借”、“贷”方向的对应关系,缺乏完整的框架思维来规范其中的内在规律。
三、解决思路
第一,以轻松、快乐的心态迎接基础会计学这门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学科。使初学者开始就较快、较准确地入门会计学的确存在一定难度。但是,基础会计教师应该具有化繁为简的魄力和能力,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从心理上和课堂气氛上引导一种简单、愉快的教与学的特质环境。
第二,摒弃一切原有对会计要素强行的、毫无关联的归类,重新确立理解、记忆体系。会计是一门成熟学科,经济的发展使得会计的地位日益重要,与之相对应,种种学说和方法也异彩纷呈。各种学说都有其侧重。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并非所有的理论都适合。所以,教师要具有选择的眼光和创新的能力与信心,建立有利于学生掌握的教学方法体系。
四、操作步骤
第一,借助简易的资产负债表,建立账户及会计科目结构框架。首先将资产负债表简化为“田”字格形式。反复琢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结构;其次记忆各账户在资产负债简易表中的排列。
第二,从资产负债表中三个账户下的会计科目人手,找准与实际业务要素相对应的账户、具体会计科目及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位置。将实际业务要素转化为会计科目时
“箭头法”在借贷记账法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