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4期总第7期
安全培训简报
2018/6/29
1
工作场所消防安全——火灾预防、灭火与火灾逃生
2018/6/29
2
内容导航
1新《消防法》简介
2 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3火灾原因及火灾预防
火灾分类
火灾原因及一般规律
火灾预防
4小故事
木匠的房子
5 室内消器材的使用
消防设施简介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
水系灭火器的使用
室内消防栓的使用
6火灾逃生
家庭火灾逃生
高楼火灾逃生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逃生
7本期培训效果自测
2018/6/29
3
1 新《消防法》简介
2018/6/29
4
10月28日,修订后的《消防法》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 确立了消防工作新原则
1998年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修订后的消防法在总则中规定,消防工作“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确立了消防工作的新原则。这表示政府、部门、单位、公民都是消防工作的主体,任何一方都非常重要。
(二)修改、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 改革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制度。
。
。
。
2018/6/29
5
(三)进一步完善消防责任主体的义务和责任
、灭火救援等方面的职责。
、团体在消防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检查
等方面的职责。
。
。
。
(四)修改、完善了消防执法监督
。
。
(五)修改、完善了消防安全法律责任
。
、完善了罚款处罚。
2018/6/29
6
新消防法的五大变化
建立健全社会化网络- 单位、公民都是责任主体
破解火灾赔偿难题- 鼓励实行火灾公众责任险
新《消防法》规定,“国家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鼓励保险公司承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强化农村消防工作- 派出所可以管消防
现行《消防法》中的“城市规划”被修改为“城乡规划”,一字之差,“城”“乡”并重,体现了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高度重视。
拓展应急救援职能- 政府提供装备等保障
增加15类违法行为- 加大处罚力度
详细参考:/npc/zt/2008-11/05/
2018/6/29
7
2 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2018/6/29
8
燃烧的三要素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发烟的现象。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是物质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要素,这三要素构成了火三角。
可燃物:是指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如木材、纸张、布料等。可燃物中有一些物品,遇到明火特别容易燃烧,称为易燃物品,常见的有汽油、酒精、液化石油气等。
助燃物: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质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如空气、氧气。
着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能量的来源。除明火外,电火花、摩擦、撞击产生的火花及发热,造成自燃起火的氧化热等物理化学因素都能成为着火源。
2018/6/29
9
火三角与火四面体
传统的“火三角”对于燃烧的认识虽然通俗易懂,也能应用在不少火灾上,但在火灾中有持续性化学反应的情况,如锂、镁等活跃金属的燃烧,“火三角”未能辨认得到,因此提出了“火四面体”。与“火三角“相比,”火四面体“加入了“持续化学反应”,作为第四种火灾元素。此等火灾需要切断燃烧的连锁反应来扑灭。
火三角
火四面体
2018/6/29
10
安全培训简报消防安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