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计算机网络系统 1
1 概述 1
总体目标 1
设计依据 1
2 计算机网络系统 2
设计原则 2
网络技术选型 3
产品选型 6
方案设计 8
网络管理 12
网络安全性 17
网络中心建设 25
NOC网段 26
NIC网段 26
计算机网络系统
概述
总体目标
本工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应具有充分的可靠性、先进性、以及一定的灵活性、扩展性,使之能够充分满足大厦的需要,并能满足业务扩展的需求,同时要求还应具备升级能力,使本智能大厦在二十一世纪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仍能够保持先进地位。
本工程智能化建设既要求达到,同时亦应具有好的性能价格比,同时设计应遵守国家建设部及本地信息化建设的有关规定和符合本地信息化建设的统一部署,建成后的大厦应成为面向社会的文化教育中心,文献收藏中心,公共信息导航中心,信息加工、生产、增值中心,它将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设计依据
相关专业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设计规范,并参考地方相应规范包括: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EIA 568A/568B标准》
其他必要的参考资料
计算机网络系统
设计原则
高效性、先进性
选用国际上技术先进、智能化的网络设备,服务器产品及其完善的应用软件系统,保证信息系统的通信速度,满足使用方的工作需要及以后系统扩展、升级的需要。
可靠性、稳定性
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是该系统的非常重要的指标。在设计方案中,在充分体现方案技术先进性的同时,并能保证技术的成熟性。所选用的网络设备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高可扩充性、管理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设计方案应能方便的进行升级、扩充,保护用户的软、硬件系统的投资。
安全性
系统具备较高的安全性。有较强的过滤能力,防止网上黑客进入系统,非法查询信息,破坏信息数据,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开放性
在设计整个网络系统过程中,充分考虑本系统的设备,使之与未来新系统保持兼容,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开放性,与不断发展的新技术保持同步。
可管理性、可维护性
随着系统的投入运行,系统资源的不断增加,网络系统有很好的可管理性,可维护性,使管理人员易于维护,减少不必要的额外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实用性
所设计的系统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满足不同用户信息服务的实际需要,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能为多种应用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平台。
网络技术选型
主干网络系统是整个网络系统的基础设施,是整个计算机系统中信息高速、准确地传输交换的重要保证。
传统的网络技术通常采用共享访问链路的方式进行操作,即网络上所有站点共享一条公共的通信通道;在多个站点同时请求发送数据而导致冲突时,遵循 CSMA/CD(多路载波侦听/冲突检测)协议。传统的网络技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极大地限制了计算机能力的发挥。由此,产生了多种先进的网络技术,基本上是按两种方向发展,即以“改良”方式,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提高网络性能,以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方式为代表;或以“改革”方式彻底改变网络方式,如ATM技术。以下将逐一论述。
快速以太网技术
快速以太网实际上是10Mbps以太网的100Mbps版本,所以它的运行速度要比10Mbps以太网快十倍。在用户已经很熟悉传统以太网的情况下,快速以太网相对其他高速网络技术更容易被掌握和接受,它可以应用在共享式和主干环境下,提供高带宽的共享式网络或主干连接,同时也可以应用在交换式环境下,提供优异的服务质量(QOS)。快速以太网与传统的以太网技术相似,毋庸赘言,此外它还具备以下优点:
快速以太网和普通以太网同样遵循CSMA/CD协议,与其它新型网络技术相比,更方便地使现有的10Mbps LAN无缝连接到100Mbps LAN上。
100BaseT集线器和网络接口卡,只需要比10BaseT同样的设备多花少量费用就可提供比普通以太网高10倍的性能。因此,100BaseT具备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快速以太网(100BaseT),并得到了所有的主流网络厂商的支持。
千兆以太网技术
千兆以太网是相当成功的10Mbps以太网和100Mbps快速以太网连接标准的扩展。IEEE已批准千兆位以太网工程IEEE 802E TaskForce。
千兆位以太网和已充分建立的以太网与快速以太网的节点完全匹配。最初的以太网规范由侦格式定义,且支持CSMD/CD协议、全双工、
文化大厦弱电智能化系统规划建议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