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标段)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江苏方建工程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
二零一五年九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背景 2
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 2
工程设计 3
第二章监测方案编制依据和原则 3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依据 3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的原则 4
第三章监测范围及测点布设 4
监测范围及内容 4
监测方法、数据处理及布点方法 5
5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8
基坑外地下潜水水位监测 10
(构)筑物变形(沉降、倾斜)监测 12
13
应急预案 14
14
15
第四章监测技术要求 15
监测报警值及频率 15
监测技术管理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 16
技术管理措施 16
质量控制措施 17
第五章监测设备投入及机构人员配置 17
监测设备 17
人员配置 18
第一章工程背景
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
(二标段)地点位于南京市浦口高新开发区,基坑挖深算至底板垫层底,经计算,~。基坑开挖边线周长约612m,面积约11782m2。~,~。根据提供图纸资料(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可知:基坑支护平面图1-1
工程设计
1、根据本基坑的挖深及周边环境,确定本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2、基坑支护形式:
(1)南侧和东侧(ABCDEFG、PA段)采用二级级放坡结合土钉墙支护,一级坡坡比1:1,二级坡坡比1:,坡面挂网喷浆护坡。
(2)GH段采用二级放坡支护,一级坡坡比1:1,二级坡坡比1:,坡面挂网喷浆护坡。
(3)西侧、北侧和电梯井等坑中坑采用一级放坡支护,坡比1:,坡面挂网喷浆护坡。
(4)基坑整体采用明沟加集水井的方式排水。
第二章监测方案编制依据和原则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依据
编制本监测技术方案的依据如下: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
(2)基坑周边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环境条件及使用状况;
(3)行政主管部门对管线及构筑物的具体要求;
(4)业主提供相关图纸及资料。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的原则
编制本监测工作方案依据如下原则:
、施工相结合原则
基坑信息化施工是指将所采集的信息,经过处理后与设计预测结果的比较,通过反分析推求合理的参数,并利用所推求的参数再次预测下一施工阶段支护结构及土体的状况,如此反复循环,不断采集信息,不断修改设计并指导施工,将设计置于动态过程中。因此监测方案必须与基坑支护的设计方案相结合,体现设计方案中监测的要求,如报警值的确定、监测项目的确定等。对设计中使用的关键参数进行检验,以便达到在施工中进一步优化设计的目的。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施工进度和各个不同的工况,调整监测频率和监测项目,做到有的放矢。
基坑监测室一种开放式的系统,需要采集各个所必须的参数,各参数间有机结合,并与设计、施工相关联系,形成整体系统。
在基坑监测中,各个测试数据相互可以校验和验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立体的连续监测,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性功效,确保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保证关键、兼顾整体的原则
监测项目的选择直接与监测方案的经济与否相关联,监测项目设置并非越多效果越好。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结合地区经验和工程经验尽可能采用只管、简单、有效的监测方法。
对支护体系的相对敏感的区域和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的部位可以加密观察点和频率,对其进行重点监测。对其他非关键部位,则考虑系统性等因素布置监测点。
第三章监测范围及测点布设
监测范围及内容
结合提供基坑设计图纸,监测单位具体监测工作如下:
1、以该工程基坑施工区域周围2 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地下管线、周边土体和基坑围护结构本身作为本工程监测及保护的对象;
2、基坑周边2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土体地面沉降比较明显地反映出基坑围护结构的形情况和周边环境受基坑影响形趋势。故环基坑周围垂直基坑走向要布设若干组地表沉降监测断面;
3、设置的监测内容和监测点必须满足本工程设计和符合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并能全面反映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周围环境和基坑围护体系的化情况;
4、监测过程中,采用的
A基坑支护监测方案(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