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案
下冶一小李思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使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当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和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认识圆的特征,画出指定大小的圆。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圆规、圆形纸片、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巧设问题,引入新课。
1、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
(2)教师:你们看看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他们是怎样围成的。(线段)圆呢?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比较和操作)
教师说明: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小结:“圆”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有关知识,从而引入新课。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 o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
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3、圆的画法.
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来画圆.
(1)学生画圆(要求:先用瓶盖画圆,但要画比其大的和小的圆就不行了,不方便)
(2)画各种大小的圆怎么办(思考用圆规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李思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