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发布
××××-××-××实施
××××-××-××发布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3部分:能见度
Specifications for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Part3:Visibility
(草案稿)
QX/T ××××—2005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ICS
N
备案号: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白天能见度的观测 2
白天目标物的选择 2
观测 2
5 夜间能见度的观测 3
灯光目标物的选择 3
观测 3
6 目标物分布图 3
目标物登记 4
分布图绘制 4
7 能见度观测仪 5
透射能见度仪 5
散射能见度仪 5
仪器的安装与使用 5
图1 能见度目标物分布图 5
图2 散射能见度仪工作示意图 5
表1 海面能见度参照表 2
表2 灯光能见距离与白天能见距离的关系 3
表3 ××气象站能见度目标物(灯)登记表 4
前言
QX/TXXXX—2005《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分为二十二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云
——第3部分:能见度
——第4部分:天气现象
——第5部分:气压
——第6部分:空气温度和湿度
——第7部分:风向和风速
——第8部分:降水
——第9部分:雪深与雪压
——第10部分:蒸发
——第11部分:辐射
——第12部分:日照
——第13部分:地温
——第14部分:冻土
——第15部分:电线积冰
——第16部分:地面状态
——第17部分: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第18部分:月报表处理和编制
——第19部分:辐射报表处理和编制
——第20部分:年报表处理和编制
——第21部分:缺测记录的处理和不完整记录的统计
——第22部分:观测记录质量控制
本部分为QX/TXXXX—2005的第3部分。
本部分的第1章、第2章、第3章、、,其余部分为推荐性标准。
本部分是在引用和参考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编制的。本部分符合引用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在本部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多年来地面气象观测的实践经验,吸收了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成果,并广泛地征求了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经多次讨论修改,最后批准发布。
本部分的附录A是标准的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引言
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至今还没有颁布国家标准。为了保证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便于资料的国际国内交换、共享和使用,必须统一我国地面气象观测技术标准,能够满足世界气象组织的要求。
鉴于中国气象局颁发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多年来已为国内很多行业所公认和采用,故QX/TXXXX—2005主要依据的国内文件是《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国气象局,气象出版社,)及其有关补充文件。参考的国际文件是《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世界气象组织)和《全球观测系统手册》(世界气象组织)。
QX/
下载-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能见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