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家思想对韩国的影响
绪论: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的现代化程度较高,但韩国的现代化不是在否定和抛弃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现代化,而是在对传统文化尊重、继承和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化。韩国是比较完整的保存了儒家道德的国家,在韩国儒家道德最重要的内容是“八德”中的忠,孝,礼。儒家文化源起于中国,在公元前一世纪末传入韩国。儒家文化被认为是具有东方传统特色的中国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占有统领地位。但现在,儒家思想在中国却渐渐有淡出历史的“迹象”,而在韩国,人们却依旧保留并遵守着很多儒家的传统的信条,每年的农历2月8日还会按照传统到文庙祭祀孔盂,韩国也冈此被称为“儒教国家的活化石”。在这样一个西方文化“独领风骚”的时代,韩国却将东西方文化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所以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的中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更应该深思如何在继承传统儒家思想的基础之上与世界接轨,从而真正显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真正实现民族的复兴大业?
我主要是从儒家思想对韩国社会道德的影响和重要作用为出发点来寻找对中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儒家思想对韩国的影响
在韩国,至今的社会共同道德是中国提出来的“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在和谐人际关系中仍然坚持、秉承和转化“五伦”思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现阶段,重点建设“八德”中的“三德”:忠、孝、礼。
.忠。在传统的中国儒家道德中,忠是指忠于国君,在韩国当今民主主义时代,君是指整个国家,忠的意义是指人民都应效忠于自己的国家,韩国人把爱国主义情怀写在着国家民族的利益。这种爱国情怀在亚洲金融风暴中表现得更明显,1997年金融风暴袭击了韩国,民族心爱国心极强的韩国人纷纷捐出自己的金银首饰给国家,民间团体和民众还自发组织起来,增加生产、厉行节约、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这种不计个人得失、国家利益至上的国民精神正是儒家文化的集中表现,也成为韩国摆脱金融危机,重振经济雄风的强大动力。
.孝。对韩国人来说,孝是十分重要的。韩国人认为,孝是人伦的根本,也是人类的天性。从小学阶段开始,每个人便要彻彻底底地接受孝行教育。所以,古今以来孝的精神还和社会体制有很大关联,它仍然继续担任着重要的任务。例如。子女对父母履行孝顺义务大概有三种:第一,每个男人有义务养育孩子,传宗接代,以报答他的双亲养育他而经历的千辛万苦。第二,供养并服侍父母,使父母晚年享尽天伦之乐。第三,必须遵守祭祀祖先的礼仪,孝顺父母不局限于父母健在的日子,而必须坚持一辈子。不仅如此,韩国人还认为,只有亲其亲,才能亲他人,敬其亲,才能敬他人。在家尽孝,在国才能尽忠。这样,孝就是国人最重视的民族道德精神之一,是个人道德的根源,是个人修养的根本。
(3).礼。韩国非常重视礼节,礼学和礼仪发展丰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典章制度;二是个人修养及家庭礼仪;三是礼学,成于成宗五年印1474年的《国朝五礼仪》,是当时朝鲜朝典章制度的标准及规范,15世纪中叶以后,在朝鲜朝,“士林派”广泛开展了《小学》和《朱子家礼》的普及与实践活动,是礼仪教化、化民成俗的实践;到了17世纪,韩国“礼学”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实践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经常看到韩国电视剧上,晚辈遇见师长,一定要鞠躬同好,不管一天之内见多少次,,韩国才是当之无愧的“礼仪之邦”。
(1).多元价值体系的支撑。从古代到现代,到被日本侵略,到当代经济的迅速发展,韩国的文化不断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其儒家的道德体系也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而拥有了更厚重的支撑。宗教信仰的情况突出的反映了韩国文化的多样性,1996年的统计资料显示,韩国信仰宗教的人占总人I:I的54%,%,%,%,其它占2%。,作为韩国伦理基础的儒家道德在接受这些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内容不断地丰富充实,在这个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不同信仰的韩国人伦理道德有着不同的方向和选择。但是,,例如,道教里的忍耐、和谐、境界等等,与儒家精神往往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基督教里的不许偷盗不许杀人不许奸淫等也与儒家要求的高尚的人品相辅相成,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正是由于外来文化与儒家道德有一些共同的价值,所以在融合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剧烈的矛盾冲突。这样,反倒使社会的共同道德建设,有了丰富的学理资源和广泛的群众背景。
”
.注重实际问题。韩国的儒家文化在古代后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