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的家乡,枣庄.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的家乡,枣庄》作文
(本文由枣庄论坛)
提起枣庄人,大家不应陌生。那位敢于自荐且赋有责任心的毛遂就是枣庄人,毛遂自荐的精神被后人传诵;西汉的匡衡也会给你留下印象,他凿壁偷光的故事家喻户晓;到了明朝,枣庄又出现了一位大文豪名叫贾三近,他把人性的美丑描述得淋漓至尽。现在许多专家研究《金瓶梅》,不知道对贾三近的笔名研究得是否透彻,兰陵笑笑生,一个不伦不类的名字,倒像是现代的网名。我开始怀疑,网络作家的名字难道从明朝就流行了?
    真正叫世人了解枣庄的,不是毛遂、匡衡和贾三近,而是一个叫孙美瑶的土匪头子。
    一九二三年五月六日,孙美瑶在临城火车站劫持了几十名外国人作人质,进而要挟北洋政府,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民国大劫案”。沉寂已久的枣庄才折腾了一阵子。这一天,欧美一些国家的总统们,一个个焦急地趴在地图上,寻找太平洋西岸一个叫枣庄的地方,枣庄顿时名扬海外。
    被劫持的外国人当中,有《密勒士评论报》的主编鲍威尔先生,他是一位正直的美国人,在华期间对中国的多灾多难抱以同情。在枣庄被劫持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竟当起绑匪与政府间的调解人,他在土匪与政府间跑来跑去,竟忘记了自己当时的身份。他在枣庄写的《匪窟通信》发表在《密勒士评论报》上,对枣庄的初步印象是,土匪多,地方穷。
    枣庄从此出名,一发而不可收。出名的原因说起来与恐怖有关,掐指一算,恐怖大亨拉登的出道比孙美瑶整整晚了八十年。

    一九三八年四月七日,全世界再次把目光聚焦枣庄。李宗仁率部在这里与日寇展开了血肉之拼,彻底粉碎了日本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这便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
    枣庄成全了李宗仁的大智大勇,枣庄叫日本人胆战心惊。李宗仁后来在回忆录里写到,仗打得虽惨烈,却助长了国人的抗战信心。我更觉得,台儿庄大捷不仅摧毁了日本人的嚣张,而且也为四十四年前指挥甲午战争的李鸿章报了一箭之仇。
    两位李将军,同是打日本人。中国人败于黄海,日本人败于枣庄。
    后来枣庄人王强又挺身而出,和铁道游击队的伙伴们一起,与日本人捉起了迷藏,叫日本人惶惶不可终日。
    九十年代,日本的一位后生欲在枣庄投资一个化工项目,一听说是王强的故乡,吓得赶紧往家跑,最终放弃了投资。
    现如今枣庄倡导人人都是招商环境,没想到当年的抗日英雄如今成了招商引资的“罪人”。
 二 
    枣庄因“枣”而得名,不知是何种原因,枣庄至今找不到一片象样的枣树林。还是外地人有想象力,一听说是枣庄人,便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你们那儿的枣一定很甜吧。”处于对家乡的尊爱,便随声附和。有一次出差准备带点土特产,到果品市场里一看,包装精致的枣庄土产“大红枣”吸引了我。凭心而论,枣庄的土特产应该是枣,不然就徒有虚名了。现在枣庄最火的土特产不是枣,恐怕要数好看不好吃的石榴了。问老板这枣是哪个村产的,老板诡秘地告诉我,枣庄哪有这样的枣,是乐陵产的,借借枣庄的名而已。我手提着冒名的“枣庄土产”去拜访客户,心情既复杂又难过,不知怎地就产生了一种感觉,枣庄对不起它自己,我对不起朋友。
    枣庄过去被称作“窑”,附近的农民进城叫“进窑”。住在“窑”里的人,人们叫“窑滑子”。
    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乡下人,八十年代初,阴差阳错地成了一名“窑滑子”。初来枣庄,和同事外出办事,因买东

我的家乡,枣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xwziyou9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18-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