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运用中的教学反思
蔡庆玲
高中新课程教学强调以问题探究为中心、以解释为主要形式、以意义构建为目的,关注教学资源的拓展,重视教科书知识结构构建,问题的提出与探究。改善课堂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教学绕不过的问题。本文结合《雅典城邦的兴起》(人教版选修Ⅰ)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一些粗浅认识。
现代教育技术强调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各种各样的教具如录音机、投影、电脑等被运用于教学上,但如何运用却是非常复杂的问题。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历史教学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但是在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中存在一些问题;
,忽视师生互动作用。许多课堂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学生努力睁着眼睛瞪着前面的屏幕,老师的作用只是切换那些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历史图片,播放那些高亢的音响与唯美的动画,如此师者的自身作用就隐蔽了,教学过程不再是由教师引导,而学生也不再是课堂思考的主体,历史课堂的主角由人变成了机器,这就严重违背了新课改条件下历史教学的宗旨。
,忽视课堂信息质量反馈。很多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粘贴给学生,将大量素材资源罗列在一起,而缺乏对无关信息的过滤工作和必要的剪切,对于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分类工作也没有进行编辑,实际上这样的资源就是披着计算机外套的厚本教科书,与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既无法达到学科教学目的,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的新理念。
如何解决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是我们不断学习,探索的目标,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充分发挥“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运用中的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