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做生命的牧者.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做生命的牧者,化教育为无形
生本教育实验,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无数事实诉说着生命的神奇,描绘着教育的美景,展现了最普通而又为人忽视的认识——教育可以凭借大自然的力量,把人培养到极致。其中的原理,犹如老子所说的“无为而为”,“我无为而民自化”。
对于语文,我们强调语文教学应当摆脱语文分析,即对字词句篇的分析的羁绊jī bàn,而强调语文实践。我们主张,语文、数学、英语和其他各个学科的教学,都可以去掉冗繁。那么,教者简单作为和人的发展的极致之间那片广袤的开阔地,是什么填补了它,又如何填补了呢?
我们说,这首先需要对人的举一反三的能力有所认识。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我极想在这里与朋友们讨论这几句话,因为它虽然短,却隐含了万物之理。
我的理解是,我们都有自觉的和不自觉的两种精神活动。自觉的,谓之有名,有名可以知道“徼”,什么是“徼”?我给它一个拆字式的解释。双人旁,隐含可交往和传讯,而“白”隐含可清晰地意识化,“方”表可规则的,“文”表可加工的,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可命名、可传讯的领域的精神活动的特征。无名是我们不可命名的领域,有一部分可意会,不可言传,更有一大部连意会的机会都没有,但是它存在着,而且正是由于此,我们可以默会事物之妙。我们可以这样来解读:无论是意识还是非意识,这两者都出自人的机能。机能的无限深邃就是老子所说的
“玄”。玄大大超越了意识又包含非意识,所以包容众妙。
在生本教育课堂上,我们也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比如,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小四年级讨论长方体的时候,一位学生说:“它有8个顶点。”另一位说:“你这是数出来的,我却是算出来的:一个长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都和两个顶点连接,所以实际上有12×2=24条与顶点连接的棱,但每个顶点都有3条这样的棱和它连接,所以长方体顶点数为24÷3=8个。”这是多么有趣的想法!它拐弯子,但作者努力要将它算式化,他不自觉地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这是出于创造本能的策动。
“生本教育”在对学生关注的同时,也对教师的生命活动给予了最大的关注。它为教师正位:从拉动学生的“纤夫”转变为生命的“牧者”。教师是学生的服务者、帮助者、保护者、唯独不是他们任何动作的替代者。儿童在良好的教学生态中会自动形成品格,例如:自信、合作、自爱、乐学、诚实、勤奋等,也会得到知识和智慧。一切都是会有的,需要的是大人们的等待。
牧者的特征就是把牛羊放牧到水草丰美之处,而让他们恣zì意吃草。然而这需要静待的功夫。具体来说,当孩子们按照自己的规律去学习的时候,我们任何时候去检查它,常常错误百出。一个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在做数学的思维的时候,你也许需要去检查督促有关工具的把握,例如语文的最小的表意单位
——字的把握,以及此前的数学概念和表述方式的把握,但你很难去测量人的思维,很难去测量人的阅读,因为那是一种需要清晰和混沌并存的境界。
混沌是一种发展态,最前沿的成长是混沌的,是生命性的呈现,拒绝了这里的混沌态,就是拒绝成长。就像树木成长的时候,你什么时候去测量它的生长指标,都会发现种种的不完善。但是,我们隐忍不住,非得要孩子们每个月,每段时间,都呈现华美,于是,在外力之下,所有的时间,所有的意向,都

做生命的牧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8-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