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祖百字派浅解
道德通玄静
夫"道"者,阴阳未判之前的混元一体。道教早课《清静经》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欲求大道,须先积德。因为"道"是天地万物之本源,"德"是"道"的动转,故,无德难求道。即有了德,求"道"须用"通"字才能超凡入圣。
以人身内修而言,人有道德,疾病不生,诸魔不侵,再通过内功修炼,即能长生不死,若再不断加修,通玄达窍,出神入化,也就成为人们崇奉的活神仙。夫"玄"者,深远之谓也。《道德经》第一章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学道者欲求"玄",必静之又静,定而又定。以静久而动,无中生有,名曰:阳生活子时。以其动极复静,有又还无,名曰复命归根。其中浑无物事,是无欲观妙,此一"玄"也。
这句丹语是叫人在修炼中,注重一个"静"字,把后天的心静下来,自然才能妙道通玄。
真常守太清
"真常"之道是谓先天大道,《老子》曰"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真"者落实也;"常"者,中庸也;"之"者行持也。"道"者,无极也。无念纷扰谓之"真",五德五元谓之"常"。欲求此真常之道,须以"守"字为妙。如何"守",须访拜名人,指示性命双修之诀,返本还原之秘,但要时常参悟其理,昼夜苦修其道,不可半途而废。只待功圆果满,才得见到太清老祖的光芒,此类光芒即是自己本来的真面目矣。
这句丹语注重是指在修炼中,阐述"守"字的重要性。《真观》章曰:"有事无事,心常安泰,与物同求而不同贪,与物同得而不同积,不贪故无忧,不积而无失。"在修养方面真正掌握"守"的妙用,守到清静之极,恍然自觉也。清为圆明,静为安宁,恍然者,金光也,自觉者,一阳发动之象也。
一阳来复本
"一阳"之意,是先天的一炁之道。纯阳吕祖曰:"一阳炁发用功夫,日月精华照玉壶﹙下丹田﹚。到此紧关须仔细,恐怕落在洞庭湖。"日月比作人之二目,好像两把慧剑插在玉庭壶﹙下丹田会阴穴处﹚。此乃修道人的紧要关头。一不小心则走丹漏炉矣,岂不可惜?能运真阳逆修,自然一阳来复于本原。按卦而言,一阳为乾金﹙乾为老父﹚,一点真阳之水﹙即天一生水﹚,落在坤母腹中﹙坤为老母﹚,卦爻坤
变为水。复者,一阳来复也。其象为卦,五位属阴,一位属阳,所谓"冬至一阳生"乃此意也。渐趋于二阳为地泽临卦。临属阳,即天地之生气到来之意,由此渐渐移于三阳卦﹙地天泰﹚,泰者通也。即天地生通畅之意,万物皆因此而生,此时三阴三阳,阴阳平等,即三阳开泰。三阳者,天开于子为一阳,地辟于丑为二阳;人生於寅为三阳。"春"字三横示三阳,中透人字,取人生寅之意。下有日,乃日光普照,才得春暖花开。至于四阳即:雷天大壮,五阳天诀卦。直到纯阳乾卦。乾为天,此乃修成乾健之体,曰:元亨利贞矣。如此则曰"在世长年",名曰:后天不老,可以拯救世人疾苦,大积阴功,进而修成大罗金仙矣。
合教永圆明
"合教"是指我道教的全体组织。遵照祖师长春真人的经典、戒律为指针,从进德、修业、强身三方面培育道徒。在修业上以"入世"、"出世"之法来要求我等全真教徒,养我浩然正气,为人类多做好事。培功建德,力行正义,抑恶扬善,不谋私利,谦虚忍让,行为端方,处事磊落,正心修身,广行方便等等。……都是表现在人的道德品质,此为入世之道;
邱祖百字派浅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