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三角洲(东营)风力发电项目的
(双羽叶片风力机发电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岛建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03年5月18日
第一章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的提出:
风力发电是无污染的新型发电工具,即将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面对传统燃煤燃油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工业基础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的事实,面对资源、环保问题和进入WTO的严峻挑战,以及国际新一代风力发电设备尚未完善、尚未推广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该项目共有2各部分组成:一是,利用我们的双羽叶片先进技术生产风力发电机和为其他风力发电机企业配套生产叶片。二是,利用我们生产的风力发电机建设风电场,作为研究开发风力发电机的研发基地。
我们在黄河三角洲建设该项目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我,在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迈上一个新台阶。另一方面的目的是,采用强强联合的方式,建立一个完善的风力发电设备产品研发中心,利用自己建设的风场研发新产品,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逐步增强我国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业自主开发的能力。该项目的投资建设的产业化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开发利用新能源是当今世界的重大课题,地球上风力资源蕴藏量很大,是一种既清洁又廉价的再生资源。世界气象组织(WMO)估计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风能源约为200亿kW,其中陆地约占一半。如果这些风力资源全部得到利用,发出的电力相当于地球上可利用水资源发电量的10倍。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风能利用率只有1%。在全球范围内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各国对风能的开发利用越来越重视。许多国家把风电建设作为重要的能源政策。目前有些发达国家已成功地使每千瓦风电投资接近火电投资,并将进一步降低发电成本。预期风电工业将在全世界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我国同样具有有丰富的风力资源,在沿海和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甘肃等内陆地区,有大量的风力资源可开发利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科委共同制定的“1996—2010年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优先发展项目”也体现出风力发电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方向,它可改善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
在绿色能源中,风能不仅储量大,可利用率高,而且便于大规模开发。1990年以来,全球风力发电设备总装机容量增长率达到20%。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增加也较快,计划到2005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700MW。然而,目前我国新建和在建的风电场的机组基本上是由丹麦、德国等国提供成套设备或引进技术和部件在国内制造组装而成的。
结论:尽快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国产风力发电设备,利用国产风力发电设备建设发电厂,对完善我国发电设备开发及制造产业有着非常重要和深远的作用。同时,为适应我国建设风力发电厂的国情要求,自主开发、生产风力发电设备,将有利于降低风力发电设备生产成本和建造风力发电厂的建设造价,从而使我国在风力发电项目上的经济补贴得以减少。另外,本项目所提出利用我们的双羽叶片技术开发的风力发电设备和建设的风力发电厂,在国际上将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因此,尽快建设实施该项目,可以大大缩短我国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业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为将来占领国内市场、进军国际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从目前国内风力发电设备和建设的风力发电厂来看,无论从技术和市场方面都是非常可行的。
二、项目(双羽叶片)技术的优势: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风力发电技术已经可以大规模地利用风力来发电了。目前,一般风力发电设备的外观就像一座高耸的铁塔,顶部有3个玻璃纤维制成的叶片。每个叶片的长度有20米左右,形状像飞机的翅膀,组装在铁架上以后,总体上更像飞机的螺旋桨。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方,这些风力发电设备产生的电力相当可观。它们产生的电力还可以通过电缆连接在一起,送到附近的城市和工矿企业,也可以并入当地的电网。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一片原野中分布着
3300个这样的风力发电设备,它们产生的电力用电缆输送到附近的著名旅游城市棕榈泉。尽管那里游人如织,电力的消耗量极大,又不容污染,但靠这些风力发电设备产生的电力就完全可以满足全部需要了。
在70年代的能源危机时期,人们为了充分利用风能,增加风力发电设备的发电量,使风力发电设备的叶片形状产生了很多变化,发电量也随之不断增加。
双羽叶片是我们开发的一种风力发电设备专用的叶片,它是从螺旋桨式叶片,到勺式叶片,再到这种羽毛式叶片演变而成的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的专用叶片。双羽叶片是我国——康健工程师历经40多年潜心研究的风力发电专用设备使用的双羽型叶片。目前,该叶片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号:,是一种高科技专利项目。双羽叶片
黄河三角洲风力发电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