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开发技术现状及发展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010年4月17日
提纲
一、页岩气开发背景
二、页岩气地质特征
三、页岩气开发特征
四、页岩气储量评价
五、页岩气钻完井技术
六、页岩气储层改造技术
七、页岩气藏数值模拟技术
八、页岩气渗流机理研究
九、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一、页岩气开发背景
1、页岩气资源及其分布
我国:(15~30)×1012m3 (张金川)
(闫存章)
一、页岩气开发背景
2、非常规气藏的开发与产量比重不断增加
常规油气田开始下降;
非常规天然气继续大量增长;
美国天然气产量中,非常规油气田占到45%;
一、页岩气开发背景
2、非常规气藏的开发与产量比重不断增加
1、页岩气成藏特征
页岩气与常规天然气最显著区别:自生自储—既是气源岩又是储层和盖层;天然气以吸附、游离或者溶解状态赋存在泥页岩。
二、页岩气地质特征
二、页岩气地质特征
2、页岩气储层特征
具有典型的低孔、低渗物性特征:
产层厚度一般15m~100m;
总孔隙度<10%,有效孔隙度:1% ~5% ;
渗透率一般<,高者可达1mD
二、页岩气储层及流体特征
3、商业开发的储层参数界限
在页岩中进行商业开采主要取决于天然气含量、天然储量和岩石的供油能力。
三、页岩气开发特征
1、自然产能低或无自然产能
据美东部早期页岩气井完井数据统计,40%页岩气井初期裸眼测试无天然气流,55%页岩气井初始无阻流量没有工业价值。所有页岩气井都要实施储层压裂改造。 ×104 m3/d,水平井压裂改造后产能最高可超过10×104 m3/d。
三、页岩气开发特征
2、产生产周期长
页岩气藏生产中首先排出的是裂缝中的游离气,随即是与裂缝沟通或自然连通的孔隙中的游离气。
初期产量较高,达到峰值后开始迅速下降:
有机质吸附气开始解析,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裂缝系统,裂缝中的天然气则以渗流方式进入井底,采至地面。吸附气解析、扩散速度慢,使得生产周期比较长。根据估算,认为一般页岩气井生产寿命可在30-50 年。t页岩气田开采寿命可超过80 年。
稳产期产量递减缓慢
页岩气会议主题发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