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滇西北
路漫
4月初,我随单位考察组驱车前往滇西北闻名遐迩的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地作了一次映像之旅。此行旨在作教育教学和校园经济两个主题的考察学习。我对教育教学一知半解,尽管教育饭已经吃了近20年,但极大多数年份都是在学校当杂役,没有真正站过几天讲台。对于校园经济,我这个人天生不善理财,就连那几文微薄的工资都不会调理使用,“有时一顿胀,无时烧火向”,根本没有生意人应具备的精明与奸滑,加上脸皮不够厚,良心不够黑,只会在看到人家把大把大把的钞票扖进荷包时“啧啧”嘴。因此,这次出行我只能是以一个看客的心态,同许许多多的观光者一样,在饱览了千姿百态的河流与山川,领略了生息在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的不同风情之后,有了在亲友、同事面前添盐加醋外加想象地吹嘘、炫耀一番的资本。
我这个文化边缘人此行的最大收获,就是在能够不用掏腰包就游览了自己倾慕已久的名山大川,有了一次可以拿来在亲友、同事面前吹嘘、炫耀的经历之外,再用另类的眼光,感受一遍这片神奇的土地。
一、目览长江第一弯
史料记载:诸葛亮在此“五月渡沪”;忽必烈南征大理的西路军在此激战渡江;明代木土司于此大败吐番后,意气风发的立碑刻诗;贺龙率领的红二方面军长征时,也选择这里渡江北上……一次次历史的转折和巧合都在这里发生,“长江第一湾”似乎在缓缓弯出长江东流万里之时,和中华文明结上子缘分。
然而,我却无意于感怀政治与历史的厚重色调,更无意于评悼历朝历代为权贵们的权利纷争横尸荒滩的我的同类。痛恨政治、质疑历史的我,只是以一个普通旅游者的心态,去目览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出之作。
这是一片平实的土地,平实得以山水树木、阳光空气,以及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群动物的形式存在着。所不同的是,若干个若干世纪的沧桑幻变,使这片平实的土地突兀呈苍峰翠谷、天堑坦垠……
源自西北高原冰川雪野的金沙江,犹如粗犷豪放的西北汉子向南奔腾而来,到这里后便放慢疾驰的脚步,流连于江南水乡般秀丽的景色,陶醉成温柔恬静的少女,稍事栖憩后便又忽然急转了一个巨大的“V”字形大弯,折头向东北疯狂野性地冲破重重阻碍一直流到四川,汇入长江,从上海归入东海。
这个大拐弯处,江面开阔,水流平缓,积水成湾,水波不兴,静若处子,高山倒影,风景如画。又如一条轻轻拂动的绸带,从青色的群山间飘然而下。两岸墨绿色的护堤林和碧绿的稻田为她镶上两条深淡相间的花边,更增添了她的魅力。依山而建的石鼓小镇错落有致,有石阶蜿蜒而上,纵贯小镇。镇中的小街宽约数米,均由青石板铺成,街两旁店铺林立。整个小镇显得安静祥和。
这一栖憩、一驻足、一转身,以她的母性养育并延续了两岸的万物生灵,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神话般的传奇故事,以她宽阔的胸怀接纳了人类一场又一场残酷的撕杀与屠戮。
今天,她又以独有的风姿,满足着猎奇揽胜者们好奇的目光和快门,也满足着经营者们对“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那种用来流通的特殊“商品”的欲望。
这是一条充满灵性的河。
二、虎跳峡茶马古道断想
金沙江在石鼓突然转北流约40公里后,在中甸县桥头镇闯进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之间,穿山削岩,劈出了一个世界上最深、最窄、最险的大峡谷——虎跳峡。峡口海拔1800米,南岸的玉龙雪山海拔5596米,临峡一侧山体陡峭,几乎是绝壁。北岸的哈巴雪山海拔5386米,临峡一侧山坡稍缓。江水在约30公里长的峡谷中,跌落了213米,江面被挤压
感受滇西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