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汝南埠镇中心学校
余文龙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诗包括《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作品的时代背景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黄河颂》便是其中的一个乐章。
《黄河颂》
自学指导一:
听录音,正确朗诵诗歌
学习指导二:
1、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
词?第一节朗诵词中,直接点明的主题是什么?
颂
2、歌词是诗的主体,找出诗中直接歌颂黄河的部分。
民族精神:伟大而坚强
啊!黄河!……发扬滋长!
学习指导三:
1、歌颂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从哪几方面歌颂黄河的?从此诗抒情特点看,它是风格豪放的还是委婉含蓄的?
颂
中华民族的摇篮(养育了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
千万条铁的臂膀(激励着中华民族)
豪放
2、直接歌颂的前面和后面又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前:描绘黄河,
后:抒学习黄河的壮志
3 、描写黄河形象部分,哪个词起统领作用?又是从哪些不同角度写黄河形象的?
惊涛澎湃
浊流连环
奔向黄海
力劈中原
近
俯
纵
横
望
写实
想象
4、结合时代背景看,诗人借歌颂
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板书设计
序曲
主体
象征着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精神
颂黄河
惊涛澎湃
养育中华民族
保卫中华民族
激励中华民族
学习黄河精神
望黄河
九曲连环
尾声
《黄河颂》授课资料余文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