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3感觉.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3. 感觉(24、25)
教学目标:
知道感觉的过程是神经系统发挥作用的过程。
知道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形成的机理。
知道人体也会出现错觉,了解错觉形成的原因。
知道嗅觉和味觉是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
了解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教学难点:
认知错觉。
教学准备:
色盲检查图、几幅产生错觉的图案、人耳的模型、若干吸管、小果冻、醋、盐水、糖水、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感觉的过程是神经系统发挥作用的过程。
知道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形成的机理。
教学重点:
了解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教学难点:
知道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形成的机理。
教学准备:
色盲检查图、几幅产生错觉的图案、人耳的模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都非常熟悉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和舌头等感觉器官,也都知道它们有什么作用。但是,这些感觉器官是如何如产生各种感觉的(如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你们想了解吗?
认识视觉的产生
出示色盲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什么?
出示两个圆柱体,提问学生,它们的高与直径相等吗?
教师寻找一些课本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如下面的两条直线一样长吗?五个圆圈一样大吗?等等。
小结: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等,仅仅是眼睛的“功劳”吗?为什么有时候看到的情况是事实的真相,有时眼睛又会“欺骗”我们呢?
分析:眼睛就就是一个接受光线的感觉器官,它本身不能对“看”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加工。视神经降落在视网膜的信号及时传给大脑,大脑经过分析,才能够弄清楚图像的真正含义。这时才有了视觉。
大脑在处理信号时也会出现一些失误,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当我们“看不清楚”实物的真像时,要动手做一做。
了解听觉和触觉形成的机理
了解视觉形成的机理。
讨论:我们是如何通过听觉器官听到声音的?
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汇报。
了解触觉形成的机理。
学生实验:一位学生蒙上眼睛,伸出一只手掌给另一位同学进行实验,可以用尖的铅笔戳一下,可以用冰块在上面触碰一下,让学生汇报,刚才分别是什么东西接触了他的掌心。
提问:为什么蒙上眼睛,什么也没看见,却能知道他的手掌心分别接触过什么物品呢?
学生小结:是触觉告诉我们的,皮肤也是一种感觉器官。
教师解释触觉的形成机理。
四、今天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视觉、听觉、触觉的形成机理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形成的机理。
知道人体也会出现错觉,了解错觉形成的原因。
知道嗅觉和味觉是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
了解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教学难点:
认知错觉。
教学准备:
若干吸管、小果冻、醋、盐水、糖水、苦丁茶水、橘子汁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了解嗅觉的形成机理
教师背着学生在教室里喷一些香水,看学生有什么反应?
学生讨论如何闻到这种气味的?
学生汇报,教师讲解嗅觉的形成

3感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hui1234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