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罗斯福新政教案.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罗斯福新政》教案
一、基本情况分析
㈠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
高一学生已初步具有历史思维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有一定知识迁移能力,可以用学生所掌握的中国历史知识迁移到世界史,进行探究学习。
㈡对教材的分析
本节内容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明确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教学难点:①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新”
②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二、教学目标设计
㈠知识目标
⒈帮助学生了解罗斯福新政实行的原因、目的、性质、主要内容。
⒉使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影响。
㈡能力目标
⒈学习罗斯福新政推行的背景,培养学生“时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
⒉引导学生分析“新政”革命措施对促进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㈢过程与方法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把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引入课堂,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重新整合教材,创设情景,发现问题→探究式地解决问题→拓展问题。
㈣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感受美国历史上唯一的残疾人总统罗斯福辉煌的人生及其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社会所起的巨大作用,可以培养学生:
⒈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⒉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意志,敢于置疑、勇于创新,与时俱进。
三、组织课堂教学
㈠导入——发现问题:
从已学过的中国史导入:回顾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经济模式,突出这一经济模式的形成及调整过程。
㈡探究式地解决问题:
⒈解决寻找本节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核心问题:罗斯福新政(确定核心问题的方法:学生速读——发表个人看法——师生互动达成基本共识。)
教学过程:从不同角度看罗斯福新政。(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切入角度,指导学生看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进程看:
1933年3月到1935年初,第一阶段: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
1935年初到1939年,第二阶段:着重改革
从核心内容看:
救济: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复兴: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
改革: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经济状况
从具体对策看:
项目
措施
作用
整顿金融
下令银行休业整顿,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促进金融体系正常运作,为农业生产恢复提供前提保证
复兴工业
(核心)
通过、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数等
将生产的各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把资本主义无政府状态纳入到有控制轨道,防止盲目竞争与缓和阶级矛盾,工业生产恢复。
调整农业
通过《农业调整法》调整农业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保护土壤
克服生产过剩,提高农产品价格保证农民利益,农业复苏
社会救济与
公共工程
对失业工人、残疾者、病人、老年人、贫苦妇女儿童等提供社会保障形式救济;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增加就业,缓解就业危机,刺激生产和消费,稳定社会秩序。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看书及材料,带问题进行思考并回答:
问题:罗斯福新政的“新”新在哪?(提示:抓住新政具体内容,概括出新政的特点,与传统的经济政策进行比较。)
⒉解决罗斯福新政推行的原因问题——为什么?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后,师生归纳总

罗斯福新政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8-07-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