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脑部ct讲座.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975年通过CT看到脑组织
Siretom CT Scanner (128x128)
CT扫描基线
扫描基线
听眉线:外眶上嵴到耳屏上缘
听眦线:外眼眦到耳屏上缘头
听眶线:外眶下嵴到耳屏下缘
颅脑扫描
一般以听眶下线为基线向上扫至头顶
层厚:8-10 mm, 层距:10 mm
1. 冠状面
2. 矢状面
3. 横断面
CT扫描层面
常规扫描
一般情况下不用高分辨率扫描,常规扫描层厚与层距:10 mm,扫描方式采用连续扫描。
特殊扫描
薄层扫描:层厚5 mm以下,用于观察细小病灶,扫描患者的射线剂量增加。
重叠扫描:在连续扫描方式下,层距小于层厚,减少部分容积效应,不会漏诊小病灶。
CT头颅扫描
原则上增强扫描是在平扫后针对病变进行的扫描,出现下列情况一般应考虑增强扫描:
平扫后发现某些征象如组织密度异常、有占位性
怀疑鞍区、小脑桥角及后颅凹的病灶
血管造影及常规 X 线已证实的病灶
怀疑血管性病变如血管瘤和血管畸形
颅内病变的随防复查
CT头颅增强扫描
为使病灶显示清晰,用60%—70%纯泛影葡胺或泛影葡胺,— ml,含碘量可为20—40g。
给药方法可分为一次性静脉滴注法,静脉注射法和两次法,注射完毕即进行扫描。
脑池造影扫描
通过小脑延髓池或腰穿注入造影剂或气体,利用体位变化使其充盈脑池,再行CT扫描的技术,造影剂只能用非离子型的碘造影剂如伊索显,欧乃配克,碘必乐。
造影增强扫描(contrast enhanced scan)
一般显示脑组织的窗宽与窗位分别是:W70 ~ 100 和 C35 ~ 50,但观察不同部位和不同病变进需要采用相应的窗口设置,以适应诊断的需要。调节窗口方法:
当病变和周围组织密度接近,适当调窄窗宽;
如观察的局部需要层次多一些,可调节窗位并调宽窗宽。
CT头颅显示技术
CT值测量:测量CT值可了解病变性质,在增强扫描时更要测CT值,以便与平扫对比。
病变范围测量:测大小、直径来间接了解病变体积。
图像重建:矢状面、冠状面和任意斜面的重建。
图像拍摄:在多幅或激光照相机上输出图像。
CT测量
,尤其是多发肿瘤
,尤其是多发血肿和颅窝血肿的诊断

,AV畸形,蛛网膜
下隙出血和脑内血肿等





颅脑CT检查的适应证
极限分辨率未超过常规 X 线检查;
定位:小于 1 cm 的病灶,易漏诊;
定性:受病变部位、大小病程等影响;
不是所有脏器适合 CT 检查,空腔性脏
器(胃、肠),血管造影;
CT 只能反映解剖方面信息,几乎无功
能和生化信息。
CT 特点

脑部ct讲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3 MB
  • 时间2018-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