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由学生“歌颂”我的一首打油诗想到的.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由学生“歌颂”我的一首打油诗想到的.doc由学生“歌颂”我的一首打油诗想到的
打油诗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它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民情民意。起到了一种民情上达的作用。据信在我国的周代就设有乐府一类的专门采集民风的政府机构,所谓"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也因此有了《诗经》那样的优秀作品千古流传下来。只不过,《诗经》里的诗现在不能叫做打油诗了,而是经典了。打油诗要做起来很容易,人人可打,但真的要写出水平来不容易。我所知道的千古流传的打油诗并不多,比如,关于描写雪天景色的?quot;天上一笼统,地上几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反映不同阶层对于同一种现象不同反应的:"大雪纷纷落地,正是皇家瑞气,再下三年何妨,放你娘的狗屁。" 从学生时代开始,也不断地改编一些千古流传的古诗,为其打油,聊得一笑。(这样做或许有些许的对古人的不敬, 但寻求快乐的本能总是让人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自认为比较得意的作品有"我住西楼南,君住西楼北,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自来水。"(原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我在大学时住的是西北楼,现在住的是西南楼,保不准数百年后,假使我"万一"不幸成为名人,那这西楼南、西楼北的小句子也算是用典了。) 除了改编,也搜集了一些类似的改编打油诗。比如:"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河里喊救命,桃花潭水深千尺,捞起一看是汪伦。"再比如:"春天不洗脚,处处蚊子咬,撒上敌敌畏,不知死多少。"(另一个现在流行的版本是:"春天不洗脚,处处蚊子咬,夜来大狗熊,谁也跑不了。")扯了这么原远,现在进入正题,或许是受了《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的影响,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喜欢改编别人的作品了,从歌词到诗词,信手拈来,无所不改,无所不敢改,并且水平是越来越高。我不反对这样改编别人的诗句,自己改编,而且热衷搜集别人改编的。选择标准并不是刻板的严格的,但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问题。而不仅仅是胡说八道,追求语言的狂欢,那样意义似乎不大。刚刚说到了学生改编打油诗的本领是越来越高了,我们班的学生或许是出于对我讲解诗词的不满,也或许是人人都有解构世界的欲望(更希望是后者,而且也有极大的可能是后者,理由是有很多孩子喜欢古诗,而且表现出对古诗极浓的兴趣,现在几乎可以说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一到两本古诗词类的书)。于是经常有学生在我讲诗或要求背诗的时候,把他们的打油诗很小的声音读出来,一般情况下,我都不予理会,因为我不觉得他们改编得好。但在某年某月某日,在我上课后班的古诗欣赏课时,有几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们给你做了一首六言诗。"我一听,很感兴趣,于是,就叫她们说来听听,于是,她们就摇头晃脑地朗诵起来一首改编自毛泽东的《六言诗
·给彭德怀同志》的打油诗来了,《六言诗·给* * *同志》"大批家长告状,多数学生造反,谁敢置之不理,惟我于大将军。"(原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我一听,捧腹大笑。随后,她们又给我朗诵了几首改编自这首诗的描写同学的打油诗,个别的也为惟妙惟肖。但笑过之后,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学生为什么这样来给我作打油诗,是他们反对我吗?是他们不喜欢我吗?综合种种迹象,都不是。有历史为证呀,在东汉末年,有流传很广的民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这首民谣虽然流传很广,但大约

由学生“歌颂”我的一首打油诗想到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8-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