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
第四章存货
§4-1 存货概述
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资等。
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其他成本
取得存货计价
外购存货:原材料、商品
存货到达仓库前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以及规定计入成本的税金<进口关税、消费税、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
加工取得存货: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其他方式取得存货:投资者投入(实际成本)
债务重组(公用价值)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盘盈、企业合并
发出存货计价
计算各自购入的成本分别计价,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
每一批存货发出成本=该批存货发出数量*购入实际单位成本
先到存货先发
月末以月初结存存货数量和本月购入的数量作为权数,一
次计算月初结存存货和本月收入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从而确定本月发生存货成本和月末结存存货成本的一种
方法
个别计价法
先进先出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计划成本法
每次购入的存货入库后,要以新入库存货的数量加原结
存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次收入存货和原结存存货
成本,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并以此对下一次发
出存货进行计价
存货的购入、发出和结存均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
通过存货成本差异账户反映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
期末计算发出存货和结存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将发出
存货和结存存货由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毛利率法
零售价格法
§4-2 原材料
外购原材料
1、结算凭证到达,材料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2、结算凭证先到,材料后到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材料先到,结算凭证后到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借:原材料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红字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
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节约差)
计划成本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超支差)
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超支差)蓝字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节约差)红字
发出材料应负担材料成本差异
超支差
节约差
材料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
购入原材料核算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结转
借:原材料(计划价)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贷:材料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
例题4-9 p74
按计划发出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
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结转发生材料应负担材料成本差异
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
委托加工物资
贷: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发出核算
§4-3 库存商品
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
进价核算法
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
同时以实物数量和进价金额反映商品增减变动以及结存情况
(批发企业批发商品)
购进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的(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验收
借:库存商品
贷:在途物资
销售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进价金额核算法:
以进价金额反映商品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零售企业)
售价核算法
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
同时以数量和售价金额反映商品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的核算方法
(会计部门、业务部门、仓库等)
售价金额核算法:
以售价金额反映商品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的核算方法
(经营日用工业品的零售企业)
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含税售价与商品进价成本差额,按售价结转销售成本
购进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验收
借:库存商品(含税售价)
贷:在途物资
商品进销差价
销售
结转商品进销差价
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月已销商品应分摊进销差价=本月“主营业务收入”贷方发生额*商品进销差价率
§4-4 其他存货
周转材料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包装企业产品或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单位价值较低、使用年限较短、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物
品、以及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
委托加工物资
委托外单位加工存货
成本构成:加工中实际耗用的有关存货的实际成本、加工费用、加工中的税金、加工存货往返运杂费
中级财务会计 4~6章 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