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自行监测方案
企业名称: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2016年2月7日
一、企业概况
(一)河曲发电有限公司是国家“西电东送”北通道重要电源点之一,公司位于河曲县城东侧文笔镇境内,距县城直线距离约3km,公司规划建设容量4×600MW和4×1000MW机组,配套建设上榆泉煤矿和黄柏煤矿,属于煤电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2×600MW亚临界湿冷发电机组于2002年8月开工建设,两台机组分别于2004年12月和2005年1月份投产发电,2005年11月通过原国家环保总局的竣工验收。一期机组烟气脱硫设施2007年10月份已建成,脱硫工艺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 2007年12月通过了山西省环保局组织的竣工验收。二期工程2×600MW超临界空冷发电机组于2008年10月18日开工建设,两台机组分别于2011年8月和2011年12建成并具备投运条件,烟气除尘、脱硫、脱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3机组于2013年3月29日、#4机组于2012年12月22日投入运行,2014年5月15日通过国家环保部验收。
(二)污染物治理及排放状况:
第一、废气部分
河曲电厂一、二期工程四台机组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为SO2、NOx、烟粉尘。针对这些污染物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二氧化硫防治措施
我公司烟气脱硫系统采用石灰石—石膏湿式烟气脱硫工艺,脱硫系统采用一炉一塔布置,设计脱硫效率不低于95%;
2、氮氧化物防治措施
(1)锅炉采用低氮燃烧技术,以控制氮氧化物的产生量。
(2)我公司脱硝系统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每台机组设置两个SCR反应器,催化剂层数按2+1设置,设计脱硝效率不低于75%;
3、烟尘防治措施
(1)一期配备两套电袋除尘,二期#3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为静电除尘器,#4机组为布袋除尘器,%;
(2)烟气通过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将进一步降低烟尘浓度,脱硫系统设计除尘效率50%;
4、扬尘防治措施
一期煤仓间配有10台环隙喷吹脉冲袋式除尘器,皮带转运站及碎煤机间有8台多管水击式除尘器两台环隙喷吹脉冲袋式除尘器;二期煤仓间配置12台多级旋流水膜除尘器,脱硫石灰石系统设置2台布袋除尘器;一、二期干灰库分别设置3台布袋除尘器。
5、煤场及灰场扬尘防治措施
煤场建有15米高防风抑尘网,并装有喷淋抑尘设施。
灰场采取喷淋洒水、覆土碾压等措施控制扬尘,并在2013年对一期灰场进行了防渗处理。
第二、噪声部分
我公司建设时选择了低噪声设备,主要设备采取消声措施,在汽轮机、发电机外壳装设隔音罩,并做好防振基础;主厂房采用隔声设施,锅炉安全阀排汽安装了消声器,凉水塔周围加装片式消声器和隔声墙,厂区内根据功能分区,建设绿化隔声带以降低噪声。
第三、排放方式
四台机组废气经过处理后通过两个高240米的烟囱排入大气。
二、企业自行监测开展情况简介
SO2、NOx、烟尘于2014年7月开始采用手工监测,噪声、无组织排放、周边环境质量采用手工监测。公司自行监测人员共有4人,目前烟气、噪声、无组织排放手工监测仪器已配置齐全,监测工作已正常开展。
烟气中的汞及其化合物、烟气黑度监测项目委托山西中环宏达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每季度监测一次。
三、手工监测方案
按照山西省《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实施细则》通知要求,根据我公司现有环保设施的建设现状,制定以下监测方案并严格执行,保证环保指标达标排放完成节能减排的要求。
(一)废气监测方案
1、废气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
公司有组织废气污染源为四台发电锅炉,产生的废气经过脱硝、除尘、脱硫系统处理后进入两座240米高的公用烟囱排放至大气。无组织废气污染源为煤场及灰场,煤场位于厂区内,分别对厂界及灰场进行无组织监测。
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见表1。
表1 废气污染源监测内容一览表
序号
污染源名称
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
监测频次
测试要求
1
有组织废气
#1脱硫系统出口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每周1次,烟尘污染物每月1次
记录工况、生产负荷等
#2脱硫系统出口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
#3脱硫系统出口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
#4脱硫系统出口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
#1脱硫系统出口
汞及其化合物
每季度监测1次
记录工况、生产负荷等
#2脱硫系统出口
汞及其化合物
#3脱硫系统出口
汞及其化合物
#4脱硫系统出口
汞及其化合物
#1烟囱出口
烟气黑度
每季度监测1次
记录工况、生产负荷等
#2烟囱出口
烟气黑度
2
厂界无组织废气
厂周界
上风向1个对照点,下风向、厂周界外10米设4
企业自行监测方案编制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