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Game Theory & Information Economics)
叶民强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一、什么是博弈论与什么是信息经济学
二、为什么开设这门课
三、使用教材与参考文献
一、什么是博弈论与什么是信息经济学
1、博弈论
2、信息经济学
1、博弈论
博弈论: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决策及其均衡。
艾里克·拉斯缪森:博弈论关注的是意识到其行为将相互影响的决策者们的行为。
K·F·齐默尔曼:博弈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互动式决策,其特征是决策的参与者的决策和活动的互动效应,因而具有策略式博弈的特征。
谢识予:博弈即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博弈论简单理解:博弈方(参与人)在特定的互动环境和规则中,预测其均衡策略选择及其结果。(奥曼(Aumann)称:交互(互动)的决策论)
2、信息经济学
张维迎:研究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在经济学上应用
乌家培、谢康:信息经济学按理论和应用,微观和宏观的两种不同划分,其研究范畴分为八个领域
赫什雷弗(1973):信息经济学是经济不确定性理论自然发展的结果
信息经济学目前也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内容可简单概括为:
(1)对不确定性与风险的分析
(2)对交易方式的分析,如寻找、拍卖和讨价还价
(3)对信用的分析,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声誉
(4)对信息结构及其价值的分析
2、信息经济学
(1)微观信息经济学的核心领域;非对称信息理论、委托代理关系、激励机制及市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市场信号等内容
(2)微观信息经济学的非核心领域:信息的四种形式(完全与不完全、对称与非对称、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以及同质信息与异质信息)的模型及影响研究、信息搜寻等内容
(3)宏观信息经济学的核心领域: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理论研究等内容
(4)信息系统经济学:信息系统的成本、价值与创新、信息系统的投资与项目管理等
(5)企业的信息组织理论:企业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等
(6)信息的产业组织理论:信息产业经济学(信息技术经济学)研究等相关内容
(7)网络经济学
(8)国际信息经济学
二、为什么开设这门课
原因1: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正日益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新的前沿研究领域,已涉及众多理论和现实应用热点问题。
原因2:经济计量学与博弈论两学科的研究地位有了新的变化。
原因3:博弈论、信息经济学成为主流经济学研究内容,两者均进入西方经济学教材。
(1)重要学术会议的主要议题(1990,1991,1993,1995)
(2)国际重要学术期刊的论文数占有较大比例
Econometrica《计量经济学杂志》
Economica《经济学》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美国经济评论》
二、为什么开设这门课——原因1
二、为什么开设这门课——原因2
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新学术分支(经济计量学,博弈论),同时出现的新兴工业国家(日本,阿根廷)。
至20世纪60年代:经济计量学(经济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日本(高速发展),博弈论(缩为一门子学科)) ←→阿根廷(不景气)
到了20世纪70年代:博弈论学科发展与阿根廷经济发展已完全不能作比较了。
在20世纪80年代起:博弈论迅速成为主流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博弈论几乎吞没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经济计量学吞没了“经验经济学”(empirical economics)
(2)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
对经济计量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贡献而获奖者10余人
对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创立与发展作出贡献而获奖者10人
对博弈论、信息经济有些研究或紧密领域的诺贝尔奖者
对经济计量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贡献而获奖者10余人
1969,丁伯根(Jan Tin bergen) 弗里希(Regant Anton kittil Frisch)
1970,萨缪尔森()
1971,库兹涅茨()
1972,阿罗()
1973,里昂惕夫()
1975,库普曼斯()
1980,克莱因()
1981,托宾()
1985,莫迪利阿尼()
1987,索洛()
1989,哈维默()
2000,麦克法登() 赫克曼()
2003,格兰杰() 恩格尔()
导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