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5年禾丰小学素质评价方案.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5年禾丰小学学生
素质评价方案
指导思想:以学生个体为评价对象,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既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努力方向。它的作用在于树立一个衡量学生素质的标准,为师生确定工作和学习的奋斗目标,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家庭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以利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统一。
一、确定评价标准的依据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总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拟定了小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本方案的评价体系是依据培养目标指定的。
二、素质评价的基本原则
素质水平具有历史性,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对公民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设计素质评价指标,就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
1 、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指素质评价指标必须体现教育方针,受国家教育目的的支配,符合“三个面向”的要求,与学校培养目标提出的人才质量规格在方向和功能上完全一致。
2、目的性原则
学生素质评价指标是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我们按照“三个面向”、“全面发展”对培养对象的要求,把培养目标中全部重要的因素进行整体的,全面的、有序的整合,从
而把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科学文化素质、以献身精神为核心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创造精神为核心的审美素质及其综合表现的身心素质和劳动素质作为素质评价的基本框架和导向。
3 、全面性原则
人的素质结构是一个由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及其若干要素有序组合的整体。所以,进行学生素质评价既是重视文化素质的评价,又是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身心潜能的全面开发。对学生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及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和评价,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策略。
4、科学性原则。
儿童身心素质发展是有规律的,违反客观规律,教育就要失败。主观地确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素质的协同发展。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和素质发展的规律性。
5、可行性原则。
一是要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测量。二是要体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三、评价指标及方法。
(一)      知识技能水平。
1、知识技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达到各科教学大纲的要求。
评定方法:
(1)将各科单元测验或平时测验成绩填入各科成绩评定量表相应栏中;
(2)期末将平时成绩相加,算出平均成绩填入平时成绩栏中;
(3)期末将该科期末考试成绩填入期末成绩栏中;
(4)总评成绩按如下公布计算: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填入相应栏中;
(5)将总评成绩*15%为判断结果填入相应栏中;
(6)各科判断结果相加为评定结果。评定结果实行等级制。90—100分为优;70—89分为良;69—60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2、基本能力
(1)认识能力;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
(2)动手能力;能动手操作、实验,制作科技、手工小制作。
(3)自学能力;初步掌握预习、听课、作业、使用工具书等学习方法。
评定方法:班主任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水平在征求科任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平定,最高可评为4分。
(二)思想品德水平(27分)
1思想品德观念(7分)
(

2015年禾丰小学素质评价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447750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8-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