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书香,百转思绪
刘昕(航空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1006班)
绻缱的灵魂漫自低回,书香是完美静柔的月。月光漫过了流光,漫过了生命季节的秩序,勾勒了一幅属于成长以及命运的柔软时光。一盏青灯,几本发黄的旧书,一把摇曳的藤椅,一幕漫天的星光,我读着读着,那一缕缕书香,牵引着我的思绪徘徊,我在书香中倚暖了成长的时光,改变着命运的齿轮。
7岁,正式走进了读书的世界,从“a ,o, e”到“j , q , x”,从“加减”到“乘除”,我到底是如何走进其中的,我已记不清了,但还深深地记得每次一走过烤鸭店,就记起那几句李白的诗“日照烤炉生紫烟,遥看门前烤鸭店。口水直下三千尺,摸摸口袋没有钱”。7岁的书香,如一朵朵初绽的小小茉莉,带着几缕清香有又些许俏皮,无限的创造力赋予了书香活力,每次回忆起总还使人愉悦,童年的书香永远是明媚的。
13岁,书包越来越大,书籍也越来越多,但总少不了那几缕喜爱的书香,我钦佩《汤姆历险记》里汤姆的勇敢,我钦羡《简爱》里的爱恨分明,我向往《水浒传》里揭竿而起的自由,我也同样佩服《三国演义》里的睿智。13岁的书香,是繁杂而又缤纷的,牵引人不断的探寻它的真面目,却又永远也琢磨不定是自己越来越像书中的他或她,还是书中的他或她像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13岁总被这些许书香紧紧的牵绊着,做着属于刚刚步入青春的梦,不管还记得书中的多少,有梦最美。
17岁,我渴望两样东西,一是书架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一本书,二是找到一个可以边走边谈的朋友。书既充当了它的本性又充当了一位知心的朋友,在那夏日的午后,与朋友漫步在林荫小道,畅谈着关于如酒的青春,你才发现,你想谈的,想说的恰恰少不了书里诉说的那一切,此时才是青春如酒,成长正酣。十七岁的书香,或喜或忧。看那花落知多少的忧伤,去感动小时代的悲凉,那年正是迷安妮宝贝、 张爱玲、 三毛的时节。幻想成为她们,像她们那般洒脱,那般自在。还想要梦回那隐世的净土,去沙漠,遇见我的荷西和她的悲喜剧。青春年少,正是心比天高,不大不小的年龄,却也迷恋书香给我带来的爱恨。我想在路上,有书陪着,有可以边走边谈的挚友,然后,把酒言欢,对酒当歌。书中世界真真假假,生命中的尘埃假假真真。而我只愿看几处夜雨相落,坐望伊人。
19岁,印象最深的当属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一境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境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境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少了明媚,少了做着的梦,却多了青春的忧愁与伤感,多了人生的追求与目标。也学会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奈,也懂得了“酒入愁肠”化作的“相思泪”,也悲悯“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19岁的书香,如一朵结着愁怨的丁香花,在那悠长悠长的雨巷徘徊,那油纸伞上的雨痕,像极了青春那一抹不能抹去的泪痕,久久留在了青春记忆的诗歌里。又如那康桥上的虹,雨后的明晰,色彩的靓丽,让我不禁感慨,若是雨中有人约我去看那雨后的虹,我会欣喜,并与他一同走上康桥,去见证康桥的情。那朦胧的情,淡淡的爱,是19岁的墨迹。
如今,接触到了更多的书籍,更多的人,还有更多的事。依然喜欢回忆一路上书籍陪伴的日子,
一缕书香,百转思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