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十三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ppt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十三章通货膨胀与失业 第一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理论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的普遍上涨。它的基本原因是货币数量相对于产品量过多。
中国40年代超速通货膨胀
中国40年代超速通货膨胀
100,000,000,000,000
1937
1939
1941
1943
1945
1947
1949
年份
(1937年1-6月=1)
价格指数、货币发行指数
价格指数
货币发行指数
10,000,000,000,000
1,000,000,000,000
100,000,000,000
10,000,000,000
1,000,000,000
100,000,000
10,000,000
1,000,000
100,000
10,000
1,000
100
10
1
中国超速通货膨胀解释
导致这次超速通货膨胀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战争环境使当时国民党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增大,面临严重入不敷出的财政不平衡危机,因而有动机通过滥发钞票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30年代中期进行的法币改革,为政府通过发行钞票应对财政危机提供了现实可能,最终把内外交困的国民党政府推上了超速通货膨胀的不归路。
一、需求拉起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起的通货膨胀是指因需求增长过度,超过了产品的增长速度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原因:总需求的增长通常是没有限制的,总产量的增长却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当总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总产量的增长速度,物价总水平就会上升,这就是所谓的需求拉起的的通货膨胀。
P
O
Q
AS
P3
P1
Q2
Q1
Q3
AD1
P2
AD2
AD3
E1
E2
E3
生产力极限
需求拉起的通货膨胀
P
O
Q
AS1
P3
Q1
Q3
P1
Q2
AD
AS2
P2
总需求增长速度快于产量速度时的通货膨胀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70年代的滞涨,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这种衰退时期需求增长速度过快,使产量无法跟上造成的。
造成过度的总需求是由于货币供给量的增长。
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与结构性通货膨胀
需求拉起的通货膨胀可以解释从失业向充分就业调节过程中的某些通货膨胀,但不能解释长期的滞涨局面。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导致滞涨的最根本原因是总供给水平的下降,也就是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这会导致更低的总产量水平和更高的价格水平。引起AS向上移动的原因是生产成本提高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量减少。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由成本提高引起的物价上涨。
生产要素稀缺性增大的原因是生产要素的供给赶不上经济增长的要求。
P
O
Q
AS2
P3
Q1
Q3
P1
Q2
AD
AS1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原因个别市场的结构不完整。
P2
三、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
菲利普斯研究了1861年到1957年间,英国失业率与名义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性,在失业率在6%—7%时,工资变动率为零,工资会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

第十三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144 KB
  • 时间201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