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iron deficient anemia (IDA)
缺铁性贫血
2
定义:
IDA是指体内用于合成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使血红素合成量减少而形成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体内贮存铁耗尽,ID(Iron depletion)
红细胞内铁缺乏,IDE(Iron deficient erythropoiesis)
缺铁性贫血,IDA
3
铁在体内的分布:可分为二部分
(1)功能性铁:包括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各种细胞内的酶和辅酶、以及在血浆中转运的铁。
(2)贮存铁:主要贮存于肝、脾及骨髓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有两种形式: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其中男性体内贮存铁为1000mg,女性仅为300---400mg。
4
铁的来源:
(1)体内每天制造新鲜红细胞需铁约20---25mg,主要来源于衰老红细胞破坏后释放出来的铁,以及从食物中吸收的铁。
5
(2)每天需要从食物摄入铁:
1~,孕、乳妇2 ~ 4mg

每天排铁量:不超过1mg
6
(3)铁元素主要以二价铁的形式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被吸收,酸性药物有利于将高价铁还原或亚铁而促进吸收。
7
铁的运输
进入体内的 Fe2+经铜蓝蛋白氧化成Fe3+后,与血浆中的转铁蛋白结合,被送到骨髓及其他组织中,体内仅1/3转铁蛋白呈铁饱合状态,一分子铁蛋白可与两个Fe3+结合,通过与幼红细胞表面的转铁蛋白受体结合,进入胞内(胞饮作用),还原成Fe2+,在线粒体上与原卟啉、珠蛋白结合成白红蛋白。
8
(4)体内贮铁量多时,幼红细胞上的转铁蛋白受体减少,铁转运率↓,铁吸收率↓体内贮铁量少时,幼红细胞上的转铁蛋白受体增多,铁转运率↑,铁吸收率↑。
9
病因
(1)需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婴幼儿、青少年、妊娠
及哺乳期妇女
(2)铁吸收障碍:胃大部切除术后、长期腹泻等
(3)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多次妊娠
10
发病机制
(1)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
伫铁指标(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减低
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总铁结合力增高
组织缺铁、红细胞内缺铁
(2)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游离原卟啉(FEP)、锌原卟啉(ZPP)增多、
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缺铁对组织细胞的影响:
精神行为、体力、免疫、生长发育及智力
粘膜组织病变、外胚叶组织营养障碍

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19 KB
  • 时间2018-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