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江滨公园景观设计
一、项目概况
漳州市江滨公园位于九龙江西溪之畔,是漳州市区新防洪堤以外的带状公园,,,总投资7500万元,于2010年9月份开工建设,2011年5月建成,是一座生态休闲型的城市水景公园。在设计建设上因地制宜,该公园充分利用原有自然地形地貌和河道功能,建有瀛洲广场、紫阳广场、龙江广场等大型休闲健身广场,设置成休闲、观光、文化、宗教、健身等若干个功能分区,同时保留三处旧防洪堤进行景观设计,对旧中山桥桥头和纪念碑亭进行重新装修,在注重保留原有历史遗存的同时,注入具有浓厚闽南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公园还设置弘一法师塑像、朱熹知漳线雕、孙宗蔡塑像、闽南民居建筑墙及富有地方生活气息的雕塑小品, 获得市民交口赞誉,也是崛起中的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
江滨公园分为A、B、C两个标段,西起瀛洲亭,东至战备大桥,全长1公里。其中A标段主要景观有瀛洲亭佛祖庙和瀛洲亭广场、弘一法师雕像、闽南文化墙等;B标段从新中山桥到战备大桥,包含了旧中山桥、孙中山塑像、中山桥亭等景观,主要体现历史风貌。设计人员在桥亭旁边,还设置了有关中山桥历史的相关资料。而C标段主要以生态环保、江滨湿地景观和环境绿化等建设风格为主
二、设计原则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原因,人们对生态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它不仅能满足园林空间构成和艺术表现的需要,还可以为人们提供防风、降噪、保持水土、遮阳降温、防火抗洪等功能需求。绿色植物更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园林景观中极其重要的生命象征。在园林种植设计中,一定要以生态学为依据,最大限度地发挥“绿”的效益,具体可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
(1)重视提高绿地比例、绿地覆盖率;
(2)注重普遍绿化、重视生态效益;
(3)复层混交群落,增加叶面积系数;
(4)重视生物多样性,尤其植物种类多样性。
园林种植设计要具有园林艺术的审美观,把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种植设计是一种艺术创造过程,必然在设计中存在着设计者审美观点。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成长过程、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往往会造成园林审美观的差异,存在着众口难调的现象。“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然而一个好的设计作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必须遵循。
(1)满足园林设计的立意要求;
(2)借鉴当地植被,突出地方风格:
1、棕榈科植物和竹类的应用;
2、大花、密花以及繁花、彩叶香花植物的应用;
3、体现热带雨林季雨林的效果;
4、复层混交层次多。
(3)创立保持各自的园林特色:以季相景观著称的景区景点、利用植物特色形成的景观区。
做到在种植的设计和施工环节上能够从节流和开源两个方面,通过适当结合生产以及进行合理配植,来降低工程造价和后期养护管理费用。节流主要是指合理配置、适当用苗来设法降低成本;开源就是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妥善合理地结合生产,通过植物的副产品来产生一定经济收入,还有一点就是合理选择改善环境质量的植物,提高环境质量,也增强了环境的经济产出功能。但在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的考虑中,要以充分发挥植物配置主要功能为前提。
(1)通过合理的选择树种来降低成本:
1、节约并合理使用名贵树种;
2、以乡土植物为主进行植物配置;
3、合理选用苗木规格;
4
江滨公园景观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