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医学论文).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是由于调节膀胱的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病变引起排尿功能障碍。它可以是先天性的如脊髓发育不全,也可以是后天的疾病或损伤造成。常见原因有大脑疾病、脊髓疾病和周围神经病变引起。本文重点讨论脊髓损伤后的排尿功能障碍。
1排尿生理
正常人的贮尿和排尿是由自主神经、躯体神经及中枢神经协调控制下完成的。由脊髓S2-4节段发出的副交感神经纤维随盆神经至膀胱逼尿肌(内纵、中环、外纵)上的神经丛,与丛内紧靠膀胱壁的器官旁神经节或壁内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发出的感觉神经纤维支配逼尿肌。副交感神经分泌乙酰胆碱,与逼尿肌上的胆碱能受体结合引起膀胱收缩,尿道内括约肌舒张而排尿。交感神经自T11—L12节段发出,其纤维经腹下神经至腹下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纤维到膀胱后再分支支配膀胱平滑肌,使以a肾上腺素能受体为主的膀胱颈平滑肌和尿道内括约肌收缩,使膀胱体部以β肾上腺素能受体为主的逼尿肌松驰而抑制排尿。
躯体神经S2-4骶神经组成的阴部神经,支配尿道、直肠外括约肌等横纹肌。
脊髓内的低级排尿中枢接受脑干及大脑皮质中枢膀胱功能区的调节。
当膀胱逐渐充盈尿量达到100ml时有充盈感,达到300~400ml时,膀胱内压升高,压力上升到15cmH2O(),膀胱壁内的压力感受器将兴奋经盆神经副交感神经内的感觉纤维将冲动传入脊髓的排尿中枢,并经薄束传至脑干的排尿中枢及大脑皮质的排尿意识控制中枢。若大脑皮质及脑干对脊髓排尿中枢无抑制,则引起盆神经传出纤维兴奋,膀胱逼尿肌收缩,同时腹下神经(交感)抑制,膀胱括约肌松驰,开始排尿。
2神经元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
排尿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主要是为了预防泌尿系感染,保持上尿路的功能,使膀胱在贮尿期保持低压。在排尿期尽量排空,以免造成膀胱的防御功能下降,膀胱挛缩,结石形成。同时能更好、更快的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为再就业,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神经元性膀胱功能障碍分类方法较多,以往的分类,常受检测设备的限制。随着尿流动力学检测设备的应用,1979年KRANE提出能正确指导治疗方案的尿流动力学分类,临床沿用与该分类相近的有失禁型障碍和潴留型障碍两种,便于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外科治疗,康复工程处理。我院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有留置导尿、膀胱冲洗、间歇导尿、膀胱排空训练、外集尿器装置及药物治疗。在康复训练前现要测量膀胱内压和容量并绘制容量、压力曲线图。
正常人白天排尿3~5次,夜间排尿1次,每次尿量为200~400ml,24小时尿量1000~2000ml,平均为1500ml。正常成人的膀胱压力为20~40cmH2o。正常情况下,膀胱受副交感神经紧张性冲动的影响,处于轻度收缩状态,其内压保持在10cmH2o。由于膀胱平滑肌具有很大的伸展性,故尿量开始增加时,膀胱内压无明显升高。当尿量达到400~500ml时,膀胱内压开始升高,并出现尿意。当膀胱内压达35cmH2o时,膀胱逼尿肌节律收缩,但排尿可受意识控制,当压力大于70cmH2o时,排尿不得不进行。
正确测量膀胱容量及压力,准确绘制膀胱容量压力曲线图,可以正确指导临床诊断,准确制定排尿功能障碍的康复计划。当膀胱容量小于正常范围,压力明显高于正常时,患者的膀胱容量过小,会出现每次尿量减少,每日的排次数明显增多的症状。通过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医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ena45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8-07-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