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
第三节气象和气候旅游资源
一、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二、气象和气候对旅游的影响
三、主要气象景观与冰雪活动
一、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一)气象、气候、天气等概念的区别
1、气象——指地球大气中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如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雾霜、雷电、虹霞等等。
黄龙奇观
(一)气象、气候、天气等概念的区别
2、天气——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不长一段时间内的气象、气温变化状况。如天气预报中常说的“今天阴天,明天阴转晴,最高温度某某度,最低温度某某度”等等。天气一词总是与某某地区和某某时间连用的。
(一)气象、气候、天气等概念的区别
3、气候——指经过多年观察和资料积累而得出的一定地区常年天气状况的综合,也即该地常年天气的一般状况。如广东常夏无冬,黑龙江常冬无夏,而华北、华东地区四季分明等等。气候一词总是与某某地区相连使用的。
(二)地带性气候和地方性气候
1、地带性气候
俗称“大气候”。一般指纬度地带性气候。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因接受太阳光热的不同造成有规律性东西带状分布现象,称为地带性气候。
2、地方性气候或小气候
指在同一气候区内,因各地局部的环境差异(如地形、植被、水体分布及人类活动等等)而造成的小范围地方性或地点性气候差异现象,称为“地方性气候或小气候”。
中国气候区划图
按纬度位置,我国从北到南分别划分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赤道带等六个气候区。
此外青藏高原的西宁、拉萨、日喀则等地属于高原气候区。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按水分条件,全国自东南向西北可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个类型
(二)地带性气候和地方性气候
如庐山挺立于鄱阳湖之滨,相对高差达1000余米,山上山下季节迟早的相差程度竟相当于平地上7-8个纬度间之差别。据庐山植物园资料,山上山下春季节候相差20天左右。唐代诗人白居易游庐山大林寺后,写下一首绝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山来,”。说的正是这种气候的差异。
又如鄂西山区夏季温凉如春,江汉平原则为有名的“火炉”。
(三)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主要表现
我国气候的大陆性特点比较显著。
由于我洋,西接亚欧大陆,巨大的海陆季节性差异导致季风环流的形成和发展。夏季盛行由低纬度海洋而来的偏南气流,温度高,并带来丰沛的降雨天气;冬季盛行由高纬度内陆而来的偏北气流,气温低,降水少,多晴冷天气。
这一季风环流特性决定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第二章第三节气候旅游资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