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普法学习
宪法知识普及
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各项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大法。它在国家的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最大的法律效力,既是国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也是公民立身行事的总依据。
二、宪法的作用
(一)宪法的作用
1、宪法对统治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确认维护和巩固国家权力;②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防止权力滥用,这正是宪法民主性的体现。
2、宪法对法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促进法制的完备和健全;②促进法制的统一。
3、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宪法确立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内容;②宪法为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实现规定了必要的保障。
4、宪法对政治制度的作用表现在:①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②改革国家的政治体制。
5、宪法对社会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为:①确认、保护和巩固自己的经济基础;②确认其他制度,为经济建设服务;③在宪法的指引下和范围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二)宪法监督
宪法监督制度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的程序,审查和裁决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是否符合宪法,以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和公民宪法权利的制度。监督宪法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
1、审查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
2、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合宪性。
3、审查各政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全体公民的行为的合宪性。
宪法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宪法由序言及四个章节构成。
(一)序言。序言简要介绍了我国的宪法形成的历史背景、指导思想、宪法的本质、宪法的原则。同时明确了宪法的法律效力,即:
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二)第一章总纲。共32条。
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家基本经济文化制度、行政区域划分。
(三)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共24条。(见六)
(四)第三章国家机构。共7节,79条。
国家机构是宪法的重要构成部分,宪法分七节对这些机构的地位、产生、组成、职权、活动原则以及相互关系作出了规定。包括:
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
第三节国务院
第四节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五)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和国都。共3条。
四、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宪法与普通法律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二者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法律体系。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
(一)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的问题。例如:第十九条
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而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方面的问题。例如:《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教师法
宪法知识普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