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
大熊猫
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动物纲、食肉目、大熊猫科,
该科只有大熊猫一种,是我国特产的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全世
界的宠儿,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的会徽就是一只大
熊猫。
一、形态结构
大熊猫身体肥胖,四肢粗短,—,肩高60-70
厘米,体重60—110千克,头圆,耳小,尾巴很短。体毛浓密,
只有黑白两色,表面富有光泽和油性,可以起到保护和防止水
分渗透的作用。前肢有5个带爪的指并生,而从腕骨上长出一
强大的“籽骨”,起着大拇指的作用,可与其它指头配合,做出
各种动作。
二、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大熊猫多生活在海拔1400米—3600米之间的落叶阔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和高山针叶林带的山
地竹林中,喜独居。植食性,主要
以大箭竹、冷箭竹和华西箭竹等七
个种类的竹子为食,食量巨大。与
其食性相适应,大熊猫的臼齿宽而
平,上面长着许多细小的齿突,适
于咀嚼植物纤维。此外,大熊猫还
有“醉水”的特点,会游泳和爬树。
大熊猫的繁殖:
三、历史与现状
大熊猫是一种古老的孑遗动物,它起源于距今约240万年的
更新世初期,到了距今70至10万年的更新世中期,其种群逐渐
繁衍昌盛,曾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十多个省境内,与其它动物组
成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动物群落,被古生物学家称之为大熊猫
剑齿象动物群。后因环境的变化,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只有
大熊猫生存至今,成为“活化石”。
如今,野外大熊猫的分布区仅限于陕西秦岭南坡、甘肃和
四川交界的岷山、四川的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及大小凉山
等六个彼此分割的区域,其实际栖息地不足5900平方公里。
大熊猫减少的原因:
1、食性的高度特化
2、繁殖率极度低下
3、环境的不断恶化
4、人为的捕杀
四、对策:
1、建立保护区和走廊带
2、迁地保护
3 、克隆
吹支山歌给您听
大熊猫幼仔
38天前
38天后
亲亲我的宝贝
悄悄话
大熊猫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