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与今的对话 ——从清华图书馆藏珍品说起
戴吾三
图书馆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
引子
2005年9月,台湾文化名人李敖大陆“神州之行”
23日到清华大学演讲,之后参观图书馆文物精
品展。
◆图书馆藏有什么吸引李敖的文物?
◆图书馆藏的文物是从哪里来的?
◆大学生了解文物有什么意义?
◆进而,古籍、科技史研究有什么意义?
记者:你觉得清华
华大学收藏的文物
怎么样?
李敖:都是好东西
(……)。
李敖来访
不仅有学术上的意义,也有政治上的意义。
清华怎样展示自己的人文底蕴?清华拿什
么给这位“眼光挑剔、言辞尖刻”的名人看?
清华校领导想到了图书馆的文物珍藏,在
精心布展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黄慎(1687—1768),清福建宁化人,久居扬州,字躬懋,号瘿瓢子、瘿瓢山人。布衣家贫,与郑燮(板桥)友善,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草书宗法怀素,苍劲高古。
心兮本虚,应物无迹。操之有要,视为
之则。蔽交于前,其中则迁。制之于外,
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成矣。人有
禀彝,本乎天性。知诱物化,遂亡其正。
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邪存诚,非礼
勿听。人心之动,因言以宣、发禁亡,
内则静专。矧是枢机,兴戎出好,吉凶
荣辱,惟其所召。……
清华图书馆藏甲骨
有龟甲、兽骨近两千余片。其中以苏州潘氏
(潘祖荫)“滂喜堂藏龟”为珍品, 保存完好,
字迹清晰,不仅具有文物价值,也有重要的
文献价值。
另有几片大幅甲骨,于1959年被调拨至中国
历史博物馆。
馆藏珍品:甲骨
从清华图书馆藏珍品说起-图书馆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