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优秀论文新型蒸汽压缩/喷射制冷循环系统研究
关键词:制冷系统蒸汽压缩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制冷循环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的使用日益广泛,建筑能耗也不断增加,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已成为“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其核心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与此同时,大量使用机械压缩式制冷系统带来电能消耗、环境污染问题也向人类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因此,制冷设备的节能对“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实现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采用喷射器部分取代常规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的节流装置,冷凝后的高压制冷剂通过喷射器来引射蒸发器中的蒸发的制冷剂蒸汽,从而回收部分制冷剂膨胀能,提高压缩机入口的压力。喷射器通过降低节流阀的入口压力,从而降低膨胀过程的节流损失,最终提高了系统的能效率和<火用>效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本文介绍了常规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的炯分析,分析此装置进行<火用>分析的必要性和减少<火用>损失的途径,并介绍了装置中各部件的<火用>损失数学模型。接着,本文着重对新型压缩/喷射制冷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针对该系统的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并对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工质包括R12、R22、R134a、R407C、R404A、R410A等。讨论了不同制冷剂、不同工况和喷射系数对系统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各种制冷剂,蒸发温度升高时,系统ε增大:冷凝温度降低时,系统ε增大;喷射系数升高,系统ε现增大后减小。对于R410A来说,系统工况最佳为冷凝温度45℃,蒸发温度为5℃,。最后,本文从系统的能效率(ε)、<火用>效率两个方面比较了新型压缩/喷射制冷系统和常规压缩式制冷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工况下,新制冷循环的COP最大值比常规制冷循环提高了大约20%,而炯效率大约提高了23%,并得出喷射器在冷凝器温度较高的场合和低温冷水机组或冰蓄冷场合能发挥较大的效果。
正文内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的使用日益广泛,建筑能耗也不断增加,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已成为“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其核心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与此同时,大量使用机械压缩式制冷系统带来电能消耗、环境污染问题也向人类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因此,制冷设备的节能对“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实现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采用喷射器部分取代常规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的节流装置,冷凝后的高压制冷剂通过喷射器来引射蒸发器中的蒸发的制冷剂蒸汽,从而回收部分制冷剂膨胀能,提高压缩机入口的压力。喷射器通过降低节流阀的入口压力,从而降低膨胀过程的节流损失,最终提高了系统的能效率和<火用>效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本文介绍了常规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的炯分析,分析此装置进行<火用>分析的必要性和减少<火用>损失的途径,并介绍了装置中各部件的<火用>损失数学模型。接着,本文着重对新型压缩/喷射制冷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针对该系统的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并对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工质包括R12、R22、R134a、R407C、R404A、R410A等。讨论了不同制冷剂、不同工况和喷射系数对系统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各种制冷剂,蒸发温度升高时,系统ε增大:冷凝温度降低时,系统ε增大;喷射系数升高,系统ε现增大后减小。对于R410A来说,系统工况最佳为冷凝温度45℃,蒸发温度为5℃,。最后,本文从系统的能效率(ε)、<火用>效率两个方面比较了新型压缩/喷射制冷系统和常规压缩式制冷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工况下,新制冷循环的COP最大值比常规制冷循环提高了大约20%,而炯效率大约提高了23%,并得出喷射器在冷凝器温度较高的场合和低温冷水机组或冰蓄冷场合能发挥较大的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的使用日益广泛,建筑能耗也不断增加,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已成为“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其核心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与此同时,大量使用机械压缩式制冷系统带来电能消耗、环境污染问题也向人类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因此,制冷设备的节能对“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实现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采用喷射器部分取代常规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的节流装置,冷凝后的高压制冷剂通过喷射器来引射蒸发器中的蒸发的制冷剂蒸汽,从而回收部分制冷剂膨胀能,提高压
新型蒸汽压缩喷射制冷循环系统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