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管弦乐及作品欣赏
管弦乐介绍
管弦乐作品欣赏
管弦乐简介
什么是管弦乐?
指除协奏曲、交响曲之外的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其它类型的作品。
管弦乐队的组成编制
通常由木管、铜管、弓弦和打击四种不同乐器组成。
有时因创作意图和演奏条件的不同,可对乐队编制作适当调整,如加用钢琴、竖琴、钢片琴等。
我国的管弦乐队为增强作品的民族风格或地方色彩而加入一些民族乐器,也属常见。
管弦乐的产生背景与繁荣发展
产生背景
16世纪,器乐从附属于声乐开始逐渐独立;17世纪器乐创作有了显著的发展,18世纪,海顿确立了管弦乐队编制和主调音乐形式。
繁荣时期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管弦乐创作极为繁荣,与文学相结合、表现力变得丰富、编制得到充实、体裁更为多样。
20世纪,产生了各种主义和流派,形式更为自由,调性更为多变,节奏更为复杂。
管弦乐作品欣赏
水上音乐(亨德尔)
一个音乐玩笑(莫扎特)
邀舞(韦伯)
皮尔金特组曲(格里格)
船歌(奥芬巴赫)
动物狂欢节(圣桑)
蓝色狂想曲(格什温)
钟表店(奥尔特)
诙谐波尔卡(约翰·施特劳斯)
蓝色多瑙河(约翰·施特劳斯)
嘎达梅林(辛沪光)
森吉德玛(贺渌汀)
阿细跳月(秦鹏章)
亨德尔(G. F. Handel, 1685-1759)
生于德国哈勒,1717年定居英国,后加入英国籍。
一生周游欧洲,吸取了各国的音乐精华,把德国的庄重、意大利的妩媚、英国的朴素和法国的华丽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广博的“世界型”风格。
在创作中他偏重于旋律与和声,具有较大的开发性和即兴性,被称为复调大师。
管弦乐代表作品
《水上音乐》
作于1817年,是一首组曲。
组曲简介
由若干乐曲所组成的乐器套曲称为组曲
特点
各曲结合较自由,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18世纪中叶以前的组曲称为古钢琴组曲,由一些在风格和速度上相互对比的舞曲所组成,其中主要包括四种舞曲:
德国的《阿尔曼德》(4/4)
法国的《库朗特》(3/4)
西班牙的《萨拉班德》(3/4,庄重)
英国的《基格》(3/8)
有时加用其它乐曲,如
序曲、前奏曲、托卡塔、咏叹调等。
十八世纪后半叶,在题材和体裁上又有了很大的发展。
有的从歌剧、舞剧、戏剧音乐、电影音乐中选出若干段舞曲组合而成;还有的以民族民间音乐为素材编辑而成。
管弦乐作品欣赏《水上音乐》
访问伦敦时,为英王乔治一世创作《水上音乐》(第一组,F大调) 。
该曲曲调新颖、情绪明快活泼,在王室特定的场合演奏,增加了不少欢乐和太平盛世的气氛。
《水上音乐》作品介绍
《水上音乐》(第一组,F大调)
1 序曲:华丽的广板开头,后是活泼的赋格。
2 柔板及断奏:弦乐为双簧管而伴奏。
3 快板:突出两只独奏圆号。
4 行板:木管组与弦乐的对比。
5 快板:以两只独奏圆号为主。
《水上音乐》作品介绍(续)
《水上音乐》(第一组,F大调)
6 小步舞曲
7 曲调
8 稍快板
9 布列舞曲
10 行板
管弦乐作品欣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