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摘要: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提出质疑,并以语言符号的可论证性或象似性特征为依据,对任意性特征进行否定。本文认为,任意性是语言符号不可动摇的原则,力图准确、全面地介绍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
关键词: 能指所指任意性语言符号自从《普通语言学教程》于1916年出版以来,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几乎对后来的每一个语言学派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围绕语言符号是否完全任意这一话题,包括功能主义语言学家、认知语言学家和转换生成语言学家在内的许多人都发表了见解。最近一二十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尤为热烈,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是赞同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的。
索绪尔在论述语言符号的性质时指出: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自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是不可论证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索绪尔不仅高度强调任意性原则的重要性,明确指出这项原则支配整个语言学研究,还注意到这项原则的普遍性,认为事实上,社会上使用的所有表达方式基本上都是以集体的行为为依据,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在论证这个观点时,他以中国古代官员朝拜皇帝时需要三拜九叩为例。他认为,这种礼仪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这种程序是由人们指定的规则(rule)而不是由这些符号本身内在的价值(value)所决定的。这样,索绪尔就对符号使用的规则和符号内在的价值作了区分,进一步强调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索绪尔还指出,语言符号一方面是约定俗成即任意的,另一方面必须受时间因素的制约,即通过一定时间的使用而得到确认。这就是说,尽管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但这种任意的关系并不是任何个人能随心所欲自行决定的,它需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并经过时间的检验而得到固定。如果有人认为需要使用新的能指表示新的所指,或需要使用新的能指表示本来已有的所指,或需要使用原有的能指表示新的所指,这种需要必须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和支持,并在使用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确认。
索绪尔在强调任意性的同时也看到,任意性也有例外情况,如象声词和感叹词。但是,他认为象声词和感叹词不是语言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再者,这些词即使可以看做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数量也比人们所想象的要少得多,因而不能以此否定任意性原则的正确性与普遍性。
索绪尔关于符号任意性的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是符号学和语言学的第一原则。
,而是说符号具有理据性或社会契约性。
,正是因为语言符号的完全任意性。
,但就整个符号系统来讲,仍然是任意性的。
索绪尔为了全面阐述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把任意性分为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两类。索绪尔关于这一点有精彩的论述:一切都是不能论证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一切都可以论证的语言,在定义上也是不能设想的。在最少的组织性和最少的任意性这两个极端之间,我们可以找到一切可能的差异。在索绪尔所著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的第二编第六章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一节中,索绪尔说:“符号任意性的基本原则并不妨碍我们在每种语言中把根本任意的,即不能论证的,同相对任意的区别开来。只有一部分符号是绝对任意的;别的符号中却有一种现象可以使我们看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