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探研 我成长.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探研我成长
摘要:在《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究》课题研究中的一项研究就是将研究性学习的观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研式教学。本文以《影响降水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课题为例,阐述高中文科地理专题探研式教学实例与思考。
关键词:地理;探研;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277-02
为践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提倡新的教学方式,福鼎一中地理组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究》的课题研究,其中一项研究就是将研究性学习的观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于是探研式教学成为重要的整合手段。现以福鼎一中李明老师所上的《影响降水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课题为例,说明高中文科地理专题探研式教学思考。
一、《影响降水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专题探研教学简介
根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影响气候的因素》中对降水的相关要求,并按照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的需要,李明老师在课前预习学案中布置各班分小组自主探究源于高中地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小(微)课题:①降水形成需要具备什么条件?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降水的关系;③季风环流对降水的影响;④海陆分布对降水的影响;⑤地形(如山地)、地势对降水的影响;⑥洋流对降水的影响。然后分发课内探究案开展《影响降水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课题专题探研式教学。
二、高中文科地理专题探研式教学思考
讲授式教学是先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然后通过实验或事实材料加以验证,是一种灌输教学。与此不同,探研式教学是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探研活动,亲自得出结论,使他们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形成新的认识,并培养科学探研的能力。我们认为,在高中文科地理中开展专题探研式教学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价值。
。首先,探研式教学符合杜威“做中学”的理念。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教育理念是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即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获取经验,积累知识,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这才是教学的成功。其次,探研式教学符合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思想: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自觉、主动地探索,研究事物的性质,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从而获得所学的概念和原理。第三,探研式教学符合研究性学习的要求。近十年来随着我国中小学活动课实践的深入和经验总结,发展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即研究性学习,教育部为此还颁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研究性学习,它是模仿科学研究的过程,是科研思路与中小学生日常学习相结合,具体作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他们分工、合作,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经过选题、实地考察、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论文写作等阶段,培养团体意识,养成科学学习态度,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中学地理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三大板块,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因此,中学地理教材中有很多的课程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便于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适合学生开展探研性学习,让学生在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接触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方方面面,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由于地理学科综合性、区域性

我探研 我成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actupq73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