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和耐心陪伴孩子成长
教育家夏?尊先生说过,教师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爱孩子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后进生比起一般学生来说,更需要教师耐心、细心的呵护。教师要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颤欲坠的露珠。
这么说并不夸张,因为一个学生的教育失败,对学校来说可能只是损失了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而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损失了百分之百。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后进生,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
在我担任四年级一班班主任的第一学期里,发现班里的小琦和小曦两位同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爱做家庭作业,这导致他们俩的学习成绩很差。我几次找家长谈话,效果都不明显。课堂上,我仔细观察他们两个的表现;课下,我找他们两个谈话,发现他们并不是那种无可救药的学生,看来还是思想问题。我对他们进行了思想教育。但没过几天,小琦的老毛病又犯了,我很生气,同时也有些失望,不想再管他们了。但转念一想,如果我放弃了他们,他们就会越来越放纵自己,我不能不管他们。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真是动脑筋了,一有空就把他们两个叫到办公室,一边陪他们做作业,一边和他们谈心。几天之后,我发现小琦已经能够自己按时完成作业了。于是,我在班里表扬了他。没过几天,小曦同学也开始自己完成作业了。更让我高兴的是,他俩不但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作业的质量也很高。批改他们的家庭作业时,我总不忘加上一句批语,有时是:
“你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真为你高兴。”有时是:“你可要坚持哦!并且一直坚持到底!”
想到他们的进步,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因为我没有放弃他们。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后进生,要想让他们有所提高,教师一定要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从各个方面去关心、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给予他们的温暖,让他们树立信心,发现自己的缺点,积极改正,努力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方法,我们教师应该积极去听,与学生交谈,从中了解学生的具体想法。
有不少教师总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愿意倾听学生的谈话。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凭自己的猜测对学生大加指责,这样很不利于教育好学生。
学校强调学生不准迟到,我平时也是这样要求学生的,但有的学生就是做不到。有一次,上课铃都响过了,班里的小歌同学还没来,我站在楼上往下看,但没看到他的人影儿。已经上课了,同学们正在专心地读课文,“报告”,是小歌的声音,同学们听到声音都停止了朗读。这时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他经常迟到,我昨天找他谈话时,他还保证说再也不迟到了,不禁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老师,我在路上……”“你又在路上磨蹭!你看,都几点了!
”我没
用爱心和耐心陪伴孩子成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