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有两种意味:一是工作顺序,制作起来需按步骤一步步完成。二是便于统筹管理,不至于混乱。
动画类型很多,分二维(传统)、三维、偶片(定格)、flash类(数据库动画)。
不管哪种类型的动画片,其流程也基本分为前期、中期、与后期三个部分。只是由于各种类型基于的材料和工具、工作方式的不同,具体流程也就不一样,三维和flash类都是计算机应用后才出现的类型。受计算机的普及影响,现在动画片的后期基本是依靠计算机来完成。
这里就简单的以二维传统动画为主说明一下动画制作的流程:
前期:筹备工作,需要制定动画片的制作风格、制作内容、制作时间及制作管理方式,完成剧本、组建剧组、造型场景道具设计、美术风格设计、动作风格设计、故事板(分镜头)设计、声音形象设计等具体工作。
中期:制作素材阶段,包括视觉素材及声音素材。视觉方面,根据前期的准备工作,进行镜头设计稿、分场美术气氛、原画、中间画、动画、背景绘制、上色、特效制作等工作;声音方面,收集音效、角色配音、挑选或创作音乐等工作。
后期:组合阶段,把中期制作收集的素材按前期的方案进行组合,制作成成片。
包括视觉合成、影片剪辑、声音混录、输出等工作。
监管部分:因为很多动画片都是由集体制作,为了避免一些工作中的失误,除了各个步骤由专人负责外,还特设了些监管流程,例如动检。
一、前期:
1、故事:决定制作内容,包括主题、情节、人物、环境、背景等构思。这一阶段和下面的剧本阶段大多会都由编剧完成,所以往往被误以为就是剧作。
2、剧本:文字化的制作实施依据,主要目的是分场、设计对白、提供情绪和动作的发展思路、大致估计动画片的时间分配。
3、收集资料及素材:收集一些文字、声音、图片或影像资料,使故事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并有利于设计工作的展开,有条件的会组织主创人员到外面采风,邀请顾问等等。
4、组建剧组:也即完成工作的分配计划,根据一开始构思的风格想象来寻找合适的设计与制作人员,即前、中、后期所有的工作人员。出于成本考虑,最开始可只找好前期的人员。
5、整体美术风格设计:这一步很重要,后面的一系列设计工作都要参考整体美术风格的设计,以统一风格。动画片是否美术风格独特也处决于这一步,甚至会影响到动作设计与故事板(分镜头)设计。
6、造型设计:根据故事里的人物设定与整体的美术风格要求来设计角色的视觉形象,包含人物形象的色彩指定。严格的应该考虑角色的声音形象。
7、场景及道具设计:根据故事提供的故事背景、人物活动环境、情节设置;根据剧本提供的分场,提供的情绪,人物调度,机位调度;根据整体的美术风格;根据声音形象要求来进行视觉及空间设计。
8、动作风格设计:根据角色视觉设计,故事提供的人物性格来设计一些角色的主要动作姿态(包括口形)或习惯性动作,以便给原画建立起统一的人物个性动态感觉以及影片的动作风格。需要考虑到整体美术风格的限制。如果碰到重要的场面,需要单独进行设计,例如大调度镜头及武打等场面。
9、故事板设计:根据剧本提供的线索,遵循美术设计、造型场景道具设计、动作设计的要求,主要表现镜头之间的编辑、镜头内的调度,合理安排视觉及声音因素的设计工作。影片风格的另一个决定步骤,也可称之为分镜头画面剧本。比较准确的时间分配也在这一步。
10、声音形象设计:主题音乐、情节需要的背景音乐(例如三十年代的故事需
动画制作流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