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
——北京邮电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孔国强
第十五讲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一、经济增长内涵
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即一国或地区经济即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
集中体现:
1、提高科技含量
2、提高集约化水平
3、提高国民收入
4、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十五讲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二、经济增长方式
1、再生产两种形式
一种是外延型扩大再生产
⑴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
⑵加强增量要素的调控与配置
一种是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⑴优化结构,提高现有资本效率
⑵加强生产要素存量的调整与改造
第十五讲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2、影响经济增长因素
市场:
硬环境:资金、劳动者、资源、物资。
软环境:体制、政策、技术、管理。
3、技术进步引起生产要素变化
两种类型:
中性技术进步
非中性技术进步
第十五讲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中性技术
第十五讲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资金密集
第十五讲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劳动密集
第十五讲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三、规模经济与经济规模
1、规模经济:企业采用合理的生产规模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即由于生产规模变动因而引起收益的变动。
例:企业发展电子产品,固定费用F=70000元,可变费用C=30元。(其中:材料费C1=20元,工资C2=10元。)每件产品售价P=60元。
条件:
⑴材料批量采购可降低(20-)
⑵产品批量销售可降低(60-)
求最佳规模产量x0
第十五讲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解:
C=70000+(10+20-)x
V=(60-)x
第十五讲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2、经济规模:表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利用各种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和积聚水平。
3、关系:
规模经济是目的,
经济规模是手段,
讲求规模经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规模。
四、规模效益于经济增长关系
研究企业投入要素发生变化时,对产业收益的影响程度。
第十五讲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