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 苦荞黄酮微胶囊的制备及其血糖调节功效的研究
关键词:苦荞黄酮微胶囊血糖调节功效制备工艺
摘要: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是在植物界分布最广的一类成分,它们常以游离态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苦荞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芦丁(rutin),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山柰酚-3-O-芸香糖苷(kaempferol-3-rutinoside),槲皮素-3-芸香糖苷-7-半乳糖苷(quercet in-3-rutinoside-7-galactoside),槲皮素-3-双鼠李糖苷、槲皮素-3-鼠李糖双葡萄糖苷等。苦荞黄酮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免疫调节;调节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清除毒性代谢产物;影响细胞增殖;保护肝;改善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症;抗癌、防癌作用等。本研究以苦养为主料,采用乙醇回流法对不同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物料粒度、料液比进行研究得出最佳提取条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苦荞黄酮的工艺,以树脂对芦丁的吸附率、解吸率为评价指标,讨论了影响苦荞黄酮分离纯化的几个主要因素。采用喷雾干燥技术,以阿拉伯胶、β-环状糊精、明胶等为壁材,对苦荞黄酮进行微胶囊化并对微胶囊产品的血糖调节功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苦荞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70℃,时间4 h,乙醇浓度80%,粒度60目,料液比1:25时,%。 2、D16大孔树脂的纯化最佳条件为:上柱条件: mg/ml,,上样液温度40℃。洗脱条件:乙醇浓度70%,沈脱剂用量300mL。%。 3、苦荞黄酮微胶囊最佳壁材组合为:阿拉伯胶:β-环状糊精为1:1,明胶含量为1%,%;;喷雾干燥工艺条件:料液固形物浓度应控制在25%,进风温度应确定为180℃,均质压力为30MP,进料流量为8mL/min。产品微胶囊得率及微胶囊化率均可达90%以上。 4、苦荞黄酮微胶囊产品指标质量评定结果:%,,溶解度大于90%,产品为灰白、略带黄色粉末,微胶囊尺寸大小约在5~25μm之间。 5、苦荞黄酮微胶囊对正常大鼠体重、正常大鼠空腹血糖均无显著影响,对四氧嘧啶所致高血糖大鼠体重的作用明显,对四氧嘧啶所致高血糖大鼠的血糖以及四氧嘧啶所致高血糖大鼠糖耐量均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正文内容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是在植物界分布最广的一类成分,它们常以游离态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苦荞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芦丁(rutin),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山柰酚-3-O-芸香糖苷(kaempferol-3-rutinoside),槲皮素-3-芸香糖苷-7-半乳糖苷(quercet in-3-rutinoside-7-galactoside),槲皮素-3-双鼠李糖苷、槲皮素-3-鼠李糖双葡萄糖苷等。苦荞黄酮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免疫调节;调节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清除毒性代谢产物;影响细胞增殖;保护肝;改善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症;抗癌、防癌作用等。本研究以苦养为主料,采用乙醇回流法对不同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物料粒度、料液比进行研究得出最佳提取条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苦荞黄酮的工艺,以树脂对芦丁的吸附率、解吸率为评价指标,讨论了影响苦荞黄酮分离纯化的几个主要因素。采用喷雾干燥技术,以阿拉伯胶、β-环状糊精、明胶等为壁材,对苦荞黄酮进行微胶囊化并对微胶囊产品的血糖调节功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苦荞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70℃,时间4 h,乙醇浓度80%,粒度60目,料液比1:25时,%。 2、D16大孔树脂的纯化最佳条件为:上柱条件: mg/ml,,上样液温度40℃。洗脱条件:乙醇浓度70%,沈脱剂用量300mL。%。 3、苦荞黄酮微胶囊最佳壁材组合为:阿拉伯胶:β-环状糊精为1:1,明胶含量为1%,%;;喷雾干燥工艺条件:料液固形物浓度应控制在25%,进风温度应确定为180℃,均质压力为30MP,进料流量为8mL/min。产品微胶囊得率及微胶囊化率均可达90%以上。 4、苦荞黄酮微胶囊产品指标质量评定结果:%,,溶解度大于90%,产品为灰白、略带黄色粉末,微胶囊尺寸大小约在5~25μm之间。 5、苦荞黄酮微胶囊对正常大鼠体重、正常大鼠空腹血糖均无显著影响,对四氧嘧啶所
苦荞黄酮微胶囊的制备及其血糖调节功效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