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金融开放与金融转型的前提——正视监管失职推动监管改革.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金融开放与金融转型的前提——正视监管失职推动监管改革-学术研究论文
金融开放与金融转型的前提——正视监管失职推动监管改革
张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的股市戏剧般的动荡基本上告一段落,但正常股灾今天已经迅速转变成为一场国内持续的大讨论。已有讨论的内容大概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为什么会酿成这次股灾?第二,这次股灾对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开放会产生什么影响?第三,对于资本市场发展,中国政府未来怎么办?
过去几个星期中国股市的狂泄已远远超出正常回调的范围,这是中国政府没有料想到的。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次股市戏剧般的动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更理性地来回答这个问题了。最初,在政府官方的媒体上,有一种非常流行的看法,认为这次股灾很大程度上是某些境外的资本恶意做空导致的。后来恶意做空的资本又被认为不仅仅是外资,也包括了中国本土的资本。中国的监管当局,联手公安部等政府部门公开表示,要严查这个做空的势力到底来自于何方?但是现在官方的这个看法实际上已悄悄发生转变。眼下讨论的重心似乎已经转移到技术层面。高杠杆配资被认为是这次股市出现剧烈动荡的一个重要原因。它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股市,极大催生了泡沫,为股市变成狂牛和疯牛推波助澜。对于这一看法而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被当作一个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互联网技术大大提高了场外资金配置的效率和规模,并且往往不为人所知。阿里巴巴旗下的HOMS系统一度成为众矢之的,甚至成为政府要调查的对象。
但是,把场外配资和交易技术视为股灾的原因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它们只不过加大了股市的动荡和放大了风险,而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股市突然兴奋并且很快发生逆转跟它们无关。它们并不是这次股灾的始作俑者。那么到底谁是这场戏剧的始作俑者呢?股市高涨的情绪为何突然被唤起?为何不久又突然发生逆转呢?答案其实只有一个,就是政府自身。
在股市维持了最近两年慢牛的行情以后,去年年底以来,一些官方媒体和监管者开始大肆鼓吹所谓的“改革牛”。在股市被政府的言论唤起高涨的热情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已经开始了长达10年的大牛市。而在A股一路高歌直逼5000点的时候,监管当局则开始改变态度和言论的方向,反复提醒股市有泡沫,提醒进入股市的风险,并声称要严查场外配资。于是市场情绪发生逆转。
看起来再清楚不过,中国的监管当局简单地认为只要进入牛市,就是中国股市的成功。因而在维持牛市的努力当中,注意力仅仅放在了如何刺激股市以及如何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各种政策和言论之上,对股市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监管的漏洞未给予充分的关注。比如在开放两融和场外配资的渠道之后,到底有多少资金会流入股市?是哪些人参与场外配资以及用什么方式参与?遗憾的是,没有迹象表明监管当局对两融和场外配资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事实上,在开放两融和场外配资的情况下,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扩张,监管当局现有的政策法规根本难以掌控局面。即使是银行的资金流入股市的规模,虽然也许受到银监会的监控,但在鼓励股市繁荣的言论之下,后者基本上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在需要及时应对市场暴跌的紧急情况下,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还发现彼此没有信息的共享,也难以协同对付市场的波动。
在股市被认为过度兴奋,并且A股指数已经超出合理范围的时候,中国的监管当局没有对股市可能出现回调的速度与规模做相应的预判,也没有准备好在股市回调之

金融开放与金融转型的前提——正视监管失职推动监管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anfengdao
  • 文件大小63 KB
  • 时间2018-07-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