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避免革命的改革》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
设计思路
学生
分析
进入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高的观察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思维非常活跃,喜欢探究,可以在了解历史现象时产生比较有深度的思考和感悟。
教材
分析
本课介绍的是俄国的农奴制改革,被编排在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中。课文共分3个小子目,“帆船与汽船的较量”介绍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自上而下解放农奴”介绍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对它的评价;“近代化的步伐”介绍了农奴制改革对俄国所起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弊端。三目标题之间其实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

能力
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认识农奴制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

方法
读、讲、议结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高阅读、分析、比较的能力。
通过对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与局限性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全面分析历史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它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次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顺应历史潮流,适时作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
重点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它为什么会使俄国开始走上近代化,即资本主义的道路,以及这种社会转型方式所遗留的诸多问题。
难点
如何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
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教师准备:根据内容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收集相关的教学内容的资料、图片,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景,使学生在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思想上产生强烈振动,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
2、创设问题情景。质疑问难,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以学定教”,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3、自主学习:试用“先学后教”等教学模式,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线索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中发展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
4、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组合,就解决某一问题进行学习合作,他们之间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导言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为我们讲述了二个问题,分别是近代社会确立的标志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导致了近代社会的动荡,表现为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和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指导学生集体朗读第三单元导言。
师:当一个国家的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时候,摆在前面的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统治阶级采取高压政策镇压人民的反抗,使矛盾不断激化,最终爆发革命,人民通过暴力手段推翻统治阶级的统治;另一种可能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进行一系列的社会变革,缓和国内矛盾。由此导入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
(幻灯片显示课题)

生:集体朗读第三单元导言。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
一、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避免革命的改革》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eryka98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18-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