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内控谨防“三把火”.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内控谨防“三把火”
作为企业内控规范的姊妹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也让内部控制的浪潮席卷至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
新年的余味并没有冲淡业内对上述文件的讨论,把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相比较,则是业界人士在探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效仿企业建立“一把手”的制度体系,还是根据自身特点另辟蹊径,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防好“独裁”火
“相对于企业的‘一把手’管理体制,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首长负责制。”中央民族大学财务处处长张艳丽这样告诉记者,不同的行政事业单位对其称呼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承担的责任是相同的,即行政事业单位首要负责人。
张艳丽说,行政首长承担首要责任的同时也被赋予了相应的管理职权,但这不代表他能独断专行,按照中央有关规定,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
对此,征求意见稿也有明确规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集体研究、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相结合的议事决策机制。大额资金使用、大宗设备采购、基本建设等重大经济事项的内部决策,应当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陈汉文对此深表赞同,他表示:“行政首长权力的有效实施,是要靠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规程来对其进行约束,让他能够为自己所作出的决策负责。而这个文件一旦正式出台,正为此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依据。”
防好“制度”火
在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中,权力的相互制衡是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要诀之一,行政事业单位亦是如此。
征求意见稿强调,单位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应遵循制衡性原则,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应当相互分离。
“所谓制衡性原则也就是在经济活动中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三者之间的相互分离。”陈汉文解释说,如若三者之间没有一个制衡关系,不能有效地分离,那么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建立将无从谈起。
与此同时,张艳丽也表示:“制定相互制衡的内控管理机制,将大大提升经济活动的透明度,减少无谓的失误,确保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对于如何建立体系,张艳丽认为:“要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具体情况就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管理、项目建设、债务管理、经济合同的订立执行等方面所可能遇到的重要风险和重点环节,按照内部控制相互制衡的基本原理规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形成联动机制,在制衡机制的前提下保障资金的有效利用。”
防好“实施”火
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是为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和规范内部控制,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推进廉政建设,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而想要达到这一目的,仅仅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将制度顺利实施才是重中之重。
“这个文件实施初期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在一些体制不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阻力将会更大。”陈汉文表示了担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内控谨防“三把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