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土槿皮与桃金娘科水瓮树皮的生药鉴别
桃金娘科植物水瓮的树皮在少数地区作土槿皮入药,用于杀虫,疗癣,与土槿皮相似。本文对土槿皮与桃金娘科水瓮树皮的药材性状、显微镜别及紫外吸收光谱进行鉴别,为临床用药、药理及化学成分研究提供依据。
土槿皮: 为松科金钱松pseudotarlx kaempferiGord. 的干燥根皮或近根的皮,是抗真菌的有效药物。但根据文献( 1) 记载一些地方土槿皮的代用品为桃金娘科植物水翁CteitocatyxoperctatusMerr. et perryd 的干燥树皮,而不是金钱松的根皮。金钱松根皮的性状与粉末显微特征曾有零星记载,而水瓮树皮则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土槿皮及水瓮树皮进行了较系统的形态组织与理化鉴别研究,为生产、临床应用与药理和化学成分研究提供可靠的鉴定依据。
1 药材性状
①土槿皮: 根皮成不规则块片状,扭曲且稍卷曲成浅槽状,大小,长短不一,厚约0. 2cm,外表面黄棕色粗糙,有皱纹及灰白色横长皮孔; 栓皮常呈鲮片状脱落,脱落处呈红棕色,内表面呈黄棕色至红棕色,较平坦,有细密的纵向纹理,质柔,断面棕褐色至灰白色小点,外侧颗粒性,内侧裂片状,可层层剥离,剥离面灰白色或红棕色,气微,味苦而涩; 干皮大多呈条状或片状,厚约1cm,外皮深厚,表面暗紫色,龟裂状,内表面较根皮粗糙。
②桃金娘科水瓮的树皮: 呈不规侧块片状大小、长短不一,厚0. 2 ~ 1cm,或横切长呈1 ~ 1. 5cm 的小块片,外表面灰棕色或灰白色,极粗糙,有纵皱纹及纵裂纹。内表面黄棕色至棕色,稍粗糙,质坚忍,断面土黄色或棕褐色,裂片状。气微,味微苦涩。
2 显微特征
2. 1 横切面
①土槿皮: 根皮横切面观木栓层多脱落。栓内层宽约2 ~ 6 个细胞,细胞多切向延长,有单个或2 ~ 3 个并列的石细胞,韧皮部宽广。外侧( 射线约1 /3) 的射线、筛胞被挤废,少见,树脂细胞或粘液细胞不规则散在,内侧( 约2 /3) 的射线单列,略呈波浪状弯曲,含树脂,树脂细胞含红棕色树脂状物,呈单列环带状与筛胞相间排列; 粘液细胞较多,类园形或椭圆形散在,石细胞常4 ~ 10 个成群,大小不等,孔沟层纹细密,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②桃金娘科水瓮的树皮: 树皮横切面厚约0. 25cm; 木栓层较厚,由数十层细胞组成,部分木栓细胞加厚,皮层狭窄,有少量石细胞散在,偶见油室。老树干皮厚约1cm ; 栓内层发达,约20 ~ 30多列细胞,多特化成石细胞,偶见胞腔内含1 ~ 2 个草酸钙方晶,薄壁细胞多含草酸钙簇晶; 无皮层。韧皮部宽广,射线平直,1 ~ 3 列细胞宽或成外宽内窄的喇叭状,外侧宽2 ~ 5 列细胞,细胞切向延长,内侧宽1 列细胞,韧皮纤维增厚,木化,单个或2 ~ 10 个成束,外侧不规则散在,内侧排列整齐; 石细胞不规则散在,皮层及韧皮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淀粉粒。
2. 2 粉末
①土槿皮: 石细胞众多,黄棕色或灰黄色,多成群,呈类方形,类长方形、椭圆形,不规则形或分枝状,直径50 ~ 108 ~ 150μm,壁极厚10 ~ 17. 5 ~ 35μm,有的一面壁较薄,层纹多不明显。筛胞众多,成束,长梭形两头渐尖,直径15 ~ 30 ~ 45μm,长1267 ~ 2108 ~2573μm,侧壁有
谈土槿皮与桃金娘科水瓮树皮的生药鉴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