鱤鱼大水面养殖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
第三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6
第四章市场预测与产品方案……………………………..7
第五章项目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9
第六章项目设计方案…………………………………….10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10
第八章劳动保护与工业卫生…………………………….11
第九章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11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3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3
第十二章社会、经济效益分析………………………….13
第十三章可行性研究结论……………………………….14
第一章总论
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
鳡鱼大水面养殖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地点
湖北省鄂州市三山湖养殖场
建设单位
鄂州市三山水寨水产发展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汪发耀
技术负责人
王卫民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
马徐发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
杨立国高级工程师
项目主管部门
鄂州市水产局
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规模为养殖鳡鱼成鱼水面3800亩
项目总投资: 4300万
资金筹措
建设单位自筹1300万元,其余资金将申请贷款解决。
投资使用计划
2007年底完成全部投资
项目效益
―10kg鳡鱼300万公斤,实现产值6800万元,%年纯利润1500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为3年。经济效益好,抗风险力强。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背景
鄂州市是吴王故都,水乡泽国,全市有大、中、小型湖泊119个,港渠纵横交错,精养鱼池星罗棋布,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响誉中外的武昌鱼(团头鲂)故乡。全市水产养殖按现代渔业发展方向,以农民增收为目的,按照“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养殖规模,增加鱼种投放量,提高名特优品种的放养比例,积极引进、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和新的养殖模式,突破性发展水产加工业,形成独具特色的水产板块”的思想导向狠抓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呈现出养殖品种和模式进一步更新、水产品加工和应用更趋活跃的好势头。
鳡鱼是我国重要的大型经济鱼类之一,其生长速度快,快速生长持续的时间长,肉质细腻,刺少,味道鲜美,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功效,深受人们的喜爱,历史在长江、珠江和黑龙江等水系具有较高的天然产量。多年来,由于水利枢纽工程的建造、江湖隔绝、水域环境的恶化以及过度捕捞等原因使鳡鱼自然资源急剧下降,目前除长江及与长江直接相通的湖泊中尚可捕到鳡鱼外,绝大部分的江河、湖泊已难寻鳡鱼踪迹。因此建设鳡鱼大水面养殖项目基地,不仅开发了高品质的水产品
,而且为开展大规模鳡鱼的人工养殖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为淡水鱼类养殖提供新的优良养殖对象。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农业部2002年9月召开的《全国农业计划工作会议》、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决定》(鄂政发[2001]1号)及《鄂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产业发展的决定》(鄂州政发[2005]1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鳡鱼目前市场价值及供求现状,我们拟建设鳡鱼规模化养殖基地。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建立规模化的鳡鱼养殖基地,打造水产业高品质水产品。鉴于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鳡鱼养殖基地,而鄂州市水产资源丰富,,各类淡水湖泊119个,其中精养鱼池35万亩。根据国家农业部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发展无公害养殖,变肥水养殖为清水养殖,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养殖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要求,因此在鄂州建设鳡鱼人工繁育及成鱼养殖基地,不仅在水质资源、交通区位上占据相当强的优势,而且对品种更新、调整产品结构,打造水产业高品质生态产品及充分利用淡水资源是非常有益的。
(二)为鳡鱼的人工养殖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在科技领域创新,抢占市场先机。在早期由于人们认为鳡鱼为凶猛性鱼类,对水体中其它鱼类的数量、组成和结构产生危害,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将其进行歼捕和清除,再加上多年来水利枢纽工程的建造、江湖隔绝、水域环境的恶化以及过度捕捞等原因使鳡鱼自然资源急剧下降,目前除长江及与长江直接相通的湖泊中尚可捕到鳡鱼外,绝大部分的江河、湖泊已难寻鳡鱼踪迹。近年来
鱤鱼大水面养殖项目可行性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