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赴昌观摩研讨会的心得体会.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赴昌观摩研讨会的心得体会
祝秀兰
今年9月20、21两日,我有幸代表德兴市占才小学奔赴南昌参加了2014年“和美课堂”教学展示暨小学语文名师高效教学“同课异构”教学形式观摩研讨会。会上不仅有来自省外的名师和专家,也有来自我省南昌市的高级教师,他们在会上精彩多变的教学及富有个人特色的讲座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心灵产生碰撞。
本省的高级教师向我们展示了一堂课完整的教学模式,从导入课题——字词教学——文本解读——拓展,期间穿插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性活动,给我们学习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环节带来模板。而省外的名师专家并不局限这一点,他们更注重的是自身独有的教学风格呈现,有效地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但偏重更多的是工具性,听说读写的训练。我就以最精彩的一堂课为例说一说。
王文丽老师是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获得很多的荣誉称号和奖项。她在上这堂综合性学习《叩开诗歌的大门》向我们展示了她专业的语文素养、丰富的诗歌积累及浓郁的情感诵读,致使台上的学生和台下的我们情感与诗歌共鸣,潸然泪下。这堂课处处有变化,处处有惊喜,情不自禁的牵引着我们的眼和心。
(一)引题有“变”
导入时画了个圆,让学生自由想象这是什么,并说理由。(生反应很激烈,说出月亮、圆桌等)师等学生回答后总结说明我们中国赋予月亮的含义
——团圆,思念故乡。后让学生回顾有哪些诗句是描写月亮的。生说出了《静夜思》、《水调歌头》、《泊船瓜洲》等等。至此,我以为今天要学习一首古诗了。但出乎意料师揭示是一首现代诗。像这种用意境想象画的引入,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又对学生的想象和已有认知水平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不是很好的变吗?
(二)揭题有3“变”
1、以往我们引题后会直接说出或板书课题,而王文丽老师又出乎我们的意料了。她让学生听写诗句“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从刚才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字词对六年级的孩子说很简单,让孩子听写既对听的训练,又对写的巩固,还让孩子无形的记忆。这是一“变”。
2、你说听写吧就听写,但王文丽老师又不听写完,而是用课件出示“低头看水里,抬头看月亮”这两句诗,要学生自己做回诗人,如何把该诗句放回诗中。孩子也不负所望,竟出现了5中答案。(这时老师一直引导学生说出与别人不同的答案,进行个性思维的培养)这5中答案,生读出来的诗都读得通,生提出疑问这是为什么呢?师随机说明这是词句的语感。瞧,这一“变”,又让生无意识的对语感有了认识,把有意识注意化无意识注意,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王文丽老师又出新招了。她把完整的诗篇展现给大家后,让学生在多种方式中读准诗句(注意拉长声的问题),找出中心句
“看月亮,思故乡”,并根据中心句,写诗题。这一“变”,又让生进入了诗人的角色中,进行诗的情感归纳。生也很会思考,想出以下答案,①、月亮,②、望月思乡,③、思乡月,④、两个月亮,⑤、月亮和故乡。虽然和诗人的《月之故乡》有出入,但诗人的情感生已有所感。
(三)情感升华“变”
在导入和现在诗题的归纳,生对诗人的情感从感知,到理解有很大的提高,但王文丽老师不满足。她又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诗人彭邦桢从15岁到54岁从黄陂县——成都——印度——台湾——美国,这一生颠沛流

赴昌观摩研讨会的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