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例谈
摘要:古代诗词是我国五千年文化历史长河中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伟大精神文化食粮,在古代那种文化记录及传承条件欠缺的时代里,古诗词是我们后人探解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因此古代诗词的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将从古诗词常规教学法及古诗词创新教学两方面来探讨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常规三步式;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06-01
小学古诗词教学是初始阶段,是学生对古诗词语法、体裁、韵律等方面认知的基础,是以后更高阶段古诗词学习的启蒙,也是学生个人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的重要方式。因此如何教好古诗词、如何将学生带入这种晦涩难懂、枯燥无味的诗词境中是小学语文老师日常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就将从常规教学和创新教学两方面来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通过对这两种教学方法的讲解及对比,我们将会对如何更好的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更加深刻的认知。
一、常规教学“三步式”
1、诗词人、诗歌词背景入手
常规教学模式下,教学一首古诗词之初,教师往往都是从简单的介绍作者生平、相关作品,以及所要教学诗歌词的创作背景入手,教学内容枯燥、呆板、缺乏引导性和生动性。
2、诗歌词意义总结
在讲解诗歌词意义时,教师往往都是按照备课内容逐词逐句的将课前自己总结出的诗歌词意义进行机械式的灌输,更有甚者会将教案中的讲解意义全套照搬,完全无个人思想,更加不会有学生的想法在其中,这种方式会让课堂上学生有种“昏昏欲睡”之感,对古诗词的学习的兴趣全无,更有者遇到古诗词学习会刻意躲避、得过且过。
二、创新教学法
1、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众所周知古诗词读法都相对拗口、晦涩难懂,并不如白话文那样意思明了,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读古诗词更加困难,但是“读”却是让小学生进入诗境的第一步,因此要激发小学生“读”的兴趣是所有教师开始教学必须要启蒙的第一步。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声、色、味等方面进行引导,让一些抽象难懂的古词语具象化。
如在教学王安石《元日》诗篇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诗句时,可以以音频“爆竹声”这喜庆之声贯穿始终,这样一种“声”就自然而然的将学生带入诗中,那学生“读”的兴趣就此迸发。类似此种方式的,在平日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中形象的、可触摸、可眼观的事物带入诗中,这就要求教师对现代教学方式如PPT等计算机教学方式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计算机实现的具象化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体味诗词中抽象不易懂的词汇,只有多读才能让学生将个人感情,个人想象力融入诗词中,才能体会到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情景美,同时也达到了
“书读三遍,其意自现”目的。
2、带学生入诗境
枯燥的讲解诗词的意义不但不能达到让学生理解诗意的目的,更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恐惧感、厌恶感,因此通过正确的方法将学生带入诗境,让学生身临其中才能更好的理解诗词更深层次的意义。不仅如此,进入诗境的学生的个人思想会很容易的和诗歌本身的意境联系到一起,这样就更加的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那么诗词中所存的积极的世界观、审美观、德育观都会被学生所吸收。如在教学杜甫《春夜喜雨》诗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例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