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住文字嚼出画面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各种手段理解“孤零零”“荒岛”等词语的含义。
3. 体验文中小熊的情感变化,知道创造美好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了解荒岛的变化过程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文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漫山遍野,绿树成阴”的景象。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的是15分钟的微型课,主要学习课文的1-3自然段,了解荒岛的变化过程。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教学本课紧扣“这儿真好”,充分利用好文本及插图,创设画面,引出小岛的变化。通过对文字的朗读感悟带领学生入情入境,进行角色体验、情景体验,从而明白这儿真好来之不易,得出创造美好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词句;读出文本情境,在情境中进行说话训练,丰富文本内涵,努力再现情境;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读出语言的形象。
【教学流程】
一、利用旧知,导入新课
1. 师:小朋友们,我们昨天学习了(16课《这儿真好》),交了不少词宝宝朋友,现在让我们开着火车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设计意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此运用一年级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有目的地组织复习教学,激活了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为即将进行的学习活动做了良好的铺垫。
2. 第一组:一座荒岛、孤零零、梦见
谁能读准每个字的字音?(指读齐读)
(1) “座”:这个“座”是个平舌音,还可以说一座什么?说的真好,老师再带领大家读几个词语。
3. 第二组:漫山遍野绿树成阴高兴极了不停地说
谁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领读齐读)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让你开心极了的事?(生说)
二、理解荒岛,体会孤单
过渡:让小朋友开心的事可真多呀,可是,刚开始时小熊却高兴不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1. 谁知道小熊为什么不高兴呀?请你读读第一自然段,然后告诉老师。(生读)
2. 学生回答【出示荒岛图】这就是小熊住的那座岛,你觉得怎么样?(学生自由说)
3. 谁来展开想象用这样的句式说说这座小岛。
说话训练:这儿没有,只有。
【设计意图】孩子的童年常常与梦想相牵,与幻想相连。生活中缺少什么,他就会在梦里追寻什么。“小小的荒岛”和“孤零零”,给小熊的孤独和寂寞下了简单的注解,也给了孩子们无尽的想象空间。“岛”到底有多小啊?它荒成什么样子?正是孩子们生活的这一空白,给了教学以极大的张力。朗读、图画、训练说话,孩子们可以在动口动脑的同时,张开想象的翅膀,去顿悟,去表达,一起走进小熊的生活。
4. 让你一个人住在这里你会觉得怎样?
5. 是啊,一个朋友也没有,孤孤单单,多可怜呀,这就是前面那个小朋友说的“孤零零”。(板书:孤零零)谁来读好这个词(指名读2个,齐读)【我听出来你的寂寞,孤单,多难受呀!眉头都皱起来了】
6. 是呀!孤零零的滋味可真不好受,所以小熊(出示句子:每天睡觉都梦见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引读,不是一天两天,小熊每一天都在梦见朋友(每天、都、许多变红),谁读好这句话。(出示整句)(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问题“让你住在这里,你会感觉怎么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在不经意间,
咬住文字嚼出画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