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青海西宁第十一中学.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青海西宁第十一中学
学校简介
西宁市第十一中学,座落在古城西宁凤凰山景区北麓,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发展前景广阔的完全中学。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沐浴着“夏都”旅游城市的灵气,承市委、市政府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为学生发展奠基,对祖国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优化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了科学管理体系和良好的用人机制,形成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良好氛围,为教职工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
学校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33亩。现有44个教学班,2800余名学生,在职教职工167,其中高级教师35名,中级教师70名,省级劳模1名,市级十佳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共计16名。
多年来,学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总体目标,坚持“学生发展奠基,对祖,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项工作成绩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评为“西宁市标准化学校”、“省级标准化学校”、“省级绿色校园”、“省级示范性实验学校”、“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在西宁市教育系统目标考核中,连续多年被评为“教育教学及管理优秀单位”。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市属中学前茅,连续几年推出中考状元,创下了“中考五连冠”之辉煌,在各类学科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成为家长、学生的首选学校。
简史及大事记
一、初创
一九五八年
青海省劳改局成立了子弟小学,学制六年,校址在西宁市南山路144号(现南大街130号),由罗萍任副校长,有教师十余人,共四个班,学生不足200名,仅建有一座展览楼(因俯瞰呈飞机之型,故有“飞机楼之称”)和一幢库房。
(另有教师回忆说学校成立于1956年,但此说无任何档案材料可以证明)
一九六三年
3月在原劳改子弟小学的基础上筹建中学,定名:青海省公安厅劳改局子弟学校。经过五个多月的筹建,于8月正式开学,共六个班,每班四十五人左右,约有学生270人,教职工78人,其中中学教师21人。校长魏翼唐,副校长罗萍主管小学工作,副校长陆成龙主管中学工作。
修建了二层平顶小楼共三栋(即后教学楼和旧办公楼)。
一九六九年
3月青海省劳改局将此校交于西宁市。
一九七0年
1月28日成立西宁市第十一中学革命委员会。
一九七一年
初中改为三年制,同年招收第一届高中生,学制两年,成为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十年一贯制学校。
一九七三年
举行了第四屆全校春季运动会。
二、变更
一九七六年
3月将小学部交西宁市城中区。
修建了具有六个单元的住宅楼。
一九七九年
在原有住宅楼的基础上又旁加增建了两个单元。
一九八O年
修建了前教学楼。
一九八三年
高中改为三年制,从此西宁十一中成为一所六年制完全中学。
一九八五年
司秀清、史春荣、张琳、杨桦、施诚、张长平被评为市优秀教师。
一九八六年
孙勇胜、张兆水、姚宗善、吕庆飞、阎辉庭、侯非被评为市优秀教师。
一九八八年
12月,陈娟老师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
一九八九年
9月,陈娟老师被评为市优秀教师。
一九九0年
9月4日,潘祖芬、张远菊、赵伟、张艳丽等10人获取西宁市“三好”学生称号;李跃增、余水清等10

青海西宁第十一中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5872037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8-07-16
最近更新